传记电影《音乐家》根据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真实经历而改编,在各大院线公映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多个奖项提名。影片中质朴强烈的家国情怀、温暖纯真的跨国友谊,令很多观众不禁潸然泪下。
电影《音乐家》再现了冼星海生命中最后几年从延安到莫斯科、再到阿拉木图的经历。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冼星海正在苏联参加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那时的他化名为“黄训”。回国之路受阻,冼星海被迫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当时极端寒冷和饥饿的残酷环境下,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为居无定所、贫病交加的冼星海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纯真的友谊。
正是对家国的思念、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冼星海在异国他乡始终牢牢握紧手中反战的武器,通过音乐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在阿拉木图,他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斯坦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影片的最后一幕,已经病体难支的冼星海用最后力气,指挥奏响《黄河大合唱》,用坚定信念奏响了一曲信仰之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通过那铿锵的音符,观众可以感受到音乐传递给冼星海的力量,以及他通过音乐带给人们、带给国家的信念。
音乐无国界,冼星海对祖国、对妻女的思念,拜卡达莫夫对音乐、对祖国的热爱,促使他俩在音乐中产生共鸣。在离开延安前,冼星海以为自己半年就能回家,没有再抱一下自己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殊不知这一别竟成了永别。在哈萨克斯坦,拜卡达莫夫每天都要为一家人的口粮四处奔波,当面对素不相识的“黄训”时,他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时的冼星海在与哈萨克族小女孩卡莉娅的相处中,产生了跨国父女情。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这段经历, 在两国人民心中谱写了一段传世佳话。
音乐架起了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沟通桥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颠沛流离的心灵在不同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奏响了一曲家国赞歌。正如阿拉木图冼星海大街的纪念碑上所镌刻的那样:“冼星海用音乐在两国人民之间建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愿中哈友谊世代相传。”
作为中哈合拍影片,《音乐家》取材考究、故事扎实、情感饱满,动人的情节戳中了很多观众的泪点,在展现冼星海人生经历的同时,也生动讲述了中哈人民互帮互助、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英勇事迹。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因为中哈两国电影制作存在差异,合作双方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后逐步走上正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彼此的信任和了解。”《音乐家》出品人沈健说。哈萨克斯坦文化体育部部长阿雷斯坦别克·穆哈梅季乌勒说:“我们要向两国民众以及全世界展示这部影片,因为哈中两国的友谊值得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