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宋胜利常年奔赴基层一线为官兵解难题——

调研接地气,科研有底气


■云利孝 白兰鑫 付思远

主人公心语:搞科研要想接地气,就得多到基层部队走走。科研成果符不符合实战要求,部队官兵最有发言权。

——宋胜利

盛夏时节,笔者见到陆军工程大学某教研室教授宋胜利时,他正忙着从车上卸下某型多功能快速救援抢修设备。刚从部队调研回来的他略显疲惫,但脸上满是笑容。去年年底,他研发的这套设备荣获第20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在宋胜利看来,搞科研要想接地气,就得多到基层部队走走。科研成果符不符合实战要求,部队官兵最有发言权。

时间回溯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宋胜利密切关注官兵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情况。

宋胜利发现,大型救援抢修设备无法进入塌方、泥石流现场,官兵只能拿着锹镐开辟“生命通道”。这一幕幕场景,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大型救援抢修设备机动性差、操作复杂,如果设计一款小型救援抢修设备,就可以提升救援速度。”很快,一个想法在宋胜利脑海中形成。

“要想解决实际难题,必须自主创新。”宋胜利下定决心,向这个难题发起冲锋。基于救援实际,宋胜利提出“模块化、分体式、可背负”的设计理念。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分体式设计如何实现动平衡?

翻阅资料、设计研发、试验论证……那段时间,宋胜利带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攻关。经过6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一套融合小型发电机、液压镐、液压锯等多种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体式液压动力模块基本成型。随后,产品顺利通过各项测试,标志着该型多功能快速救援抢修设备研制成功。

2011年,经业内专家鉴定,该设备完全满足国防工程快速抢修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急救援的需求。两年后,该设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再好的设备也要人来操作,战斗力生成的关键在人。”在一次实装演习中,宋胜利发现该设备的背带设计不符合我国军人的体型特点,长时间背负导致不少官兵腰酸背痛,影响救援效率。

正当宋胜利为背带设计发愁时,一些学员背着背包训练的场景给了他灵感。宋胜利及时改进背带工艺,并针对不同体型、不同年龄的试用者,在动态和静态条件下测试各项指标,终于拿出最佳的背带设计方案。

近年来,宋胜利科研的脚步从未停歇,除研发多功能快速救援抢修设备外,他还在外骨骼机器人科研领域取得佳绩,并获得国家专利。

每次从部队调研回来,宋胜利总要到试验室转转。他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做试验,常常对学生们说:“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科研创新的根只有深植基层一线,人才之树才会长得更茁壮。”

上图:宋胜利近影。白兰鑫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