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英雄气盈天地间


■刘江滨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京师大都寒冷刺骨,阴云密布。在柴市刑场,文天祥从容站定,问身边旁观者何为南方,然后南面而拜,言:“我事毕矣!”引颈受刑,慷慨赴死。

文天祥心向南方,至死不渝。他有一首名诗《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他将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南方是他的国,南方是他的家,犹如磁石牢牢地吸引着、指引着他的赤诚之心,坚如磐石永远指向南方!

后世所塑造的文天祥雕像,一律面向南方,那是他心的方向。

文天祥生于一个朝代的末世,这是他的不幸。虽然他生得一表人才,“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虽然他天资聪颖,科举考得状元,皇帝召见时闻之名而精神一振,谓:“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文天祥因而改字为“宋瑞”;虽然他最后当了宰相,成为国之重器,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但是他遇到了一个“最坏的时代”。皇帝昏聩无能,宦官兴风作浪,奸佞把持朝政,大臣明哲保身,整个国家似大厦将倾,从根部已朽烂透了。所以,外敌入侵,一战即溃。大势如此,文天祥纵有天大本事,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匡扶社稷。然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危难之际,乱世中间,必有大英雄出焉,南宋初有岳飞,末有文天祥,巍巍然耸立在历史之巅。

英雄的骨气、豪气、志气书写了人间的正气之歌。

不畏强权,敢于斗争,此乃骨气。在宋廷,面对宦官肆虐、奸臣当道,文天祥秉持文人士大夫的操守,没有一丝一毫的奴颜媚骨。当元军进攻鄂州的消息传到京城,惶恐的气氛蔓延朝野。宋理宗的心腹宦官董宋臣怂恿皇帝赶紧迁都。这董宋臣人送外号“董阎罗”,专横跋扈,心狠手辣,依仗皇帝宠幸胡作非为。文天祥对这种奸佞小人极为痛恨不齿,冒死上疏,要求处斩董宋臣。唯此,方可消除异议,震慑敌人,激昂将士忠义之气。文天祥明白,得罪董宋臣可能会大祸临头,但国家危亡之际,也无所顾忌了。贾似道更是宋朝可与蔡京、秦桧比肩相埒的大奸臣,由于皇帝暗弱,他把持朝政,呼风唤雨,成为居于宰相之上的权臣。这个奸臣不断玩弄以退为进的把戏,逼迫皇帝给他更大的权力,他上疏请求辞职,皇帝自然挽留,诏书让担任学士院权直的文天祥起草。文天祥早就看穿了贾似道的丑恶内心,所以他草拟的诏书绝不曲意逢迎,而是义正词严,并且不按规定先送“当国”的贾似道过目,而是直接送达皇帝。自然,这道诏令没被采用,文天祥也被罢官。文天祥给友人的信中说:“此血肉躯,如立于砧几之上,齑粉毒手,直立而俟之耳。仆何所得罪于人?乃知刚介正洁,固取危之道,而仆不能变者,天也。”真是金石有声,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跃然纸上!

毁家纾难,驰骋沙场,此乃豪气。元兵大军压境,国都告急,朝廷急忙诏令各路兵马勤王,同时也给文天祥下了专旨,命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行在”。文天祥奉诏立即行动起来,他说:“国有大灾大患,不能不出身捍御。”经过上下奔走,很快文天祥聚集义士上万人,他把自己的家产变卖以充军资,把家眷托付给弟弟文璧,在战袍上绣上“拼命文天祥”五个大字,以示舍身救国的决心。有朋友劝阻他说,元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文天祥很清醒,但不为所动,他说,我知道自不量力,但我舍身卫国的行为就会感召天下忠臣义士闻风而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社稷就有可能保全。1276年正月,宋廷献城投降,作为被朝廷派去和元军洽降的使臣,文天祥极力抗争,被扣留,随后被押解北上。文天祥凭着一身胆识九死一生途中逃脱,辗转寻到新立的小朝廷,拉起队伍继续抗战。曾经在江西一带连战连捷,收复失地,显示了文天祥作为一个书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马下看书,马上杀敌,豪气冲天,真英雄也!

宁死不屈,壮烈殉国,此乃志气。文天祥南岭兵败被俘之后,曾多次自杀殉节,未成。敌人严刑拷打,逼他屈服,未果。数次诱降劝降,文天祥坚如磐石。一次,元廷派被封为瀛国公的幼主来劝降,这一招挺毒,你的皇帝都投降了,如果你认他为宋主,他命你投降你遵旨否?文天祥识破了敌人的诡计,待一见到幼主,让其居于上位,跪拜行礼,不等幼主开口,赶紧一连声地说道:乞回圣驾,乞回圣驾!幼主茫然不知所以,只得怏怏而回。元廷一计不成,又拿出撒手锏,让文天祥的女儿写信,打亲情牌,往他的最柔软处捅刀子。文天祥给妹妹写了一封回信,云:“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好做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铁骨柔肠,最真实的人性之光,然而,抹去眼泪,不改初心。最后,元帝忽必烈亲自出马,以宰相相许,文天祥坚拒,傲然作答:“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在文天祥看来,高官厚禄,儿女亲情,乃至生命,这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气节、尊严更为宝贵。他在临刑前写了一首绝笔《自赞》藏于衣带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为国而死,为节而死,为仁而死,为义而死,死得其所,文天祥死而无憾!这样的死,死的只是肉体,换来的却是永生!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在被押解途中写下的一首震烁古今的伟大诗篇《过零丁洋》。钱钟书先生评价此诗“志益愤而气益壮,诗不琢而日工”。其实,这首诗完全超越了艺术的范畴,化为一种血气,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密码,深深契入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中,世代相传。这首诗和文天祥后来写的《正气歌》一脉相承,浩然正气,盈满天地,具有撼人魂魄、磅礴雄伟的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