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13年的李国良第一次感到肩上的担子竟如此之重。
4月11日,第76集团军召开基层风气监督员培训暨聘用仪式大会。作为该集团军首批受聘的13名基层风气监督员之一,李国良领取了聘书和工作证。
被选聘为基层风气监督员,这位副政治教导员刚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对于集团军纪委来说,他是上级了解下级的一个“窗口”;可对李国良来说,身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按照要求,他需要监督自己所在旅的各项工作,甚至还需要列席旅党委常委会。
两年前,时任指导员的李国良被调整为副政治教导员。在他看来,不在主官岗位,工作似乎相对轻松了。
那时,距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仅过去半年,全军军级以上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在多个旅团单位建立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并指导各单位选定了各自的基层风气监督员。
通过党小组推荐、民主评议、党支部研究、营党委审核、纪委考察了解等程序后,李国良被推选为营里的基层风气监督员。同时,营里也成立了纪检监察小组,李国良任组长。
那是他第一次接触纪检监察工作。经过旅里风气监督员能力培训,以及学习《风气监督员培训手册》,他隐约感到基层风气将迎来新的“春天”。半年后,党的十九大在京召开,习主席在会上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紧接着,习主席又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积极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作为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的有力抓手,李国良等一批批基层风气监督员开始走马上任。
两年来,李国良发现身边的点滴改变——“婚礼宴请随份子”“休假外出带土特产”等问题已经淡出视野,基层风气持续向上向好。但基层风气监督员“职责定位不明、程序方法不清、缺少身份认同”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存在。
不仅如此,基层风气监督员往往是兼职,很多问题和困难都只能自己协调解决。如今,集团军常态开展“刹歪风、树正气”活动,在集团军党委、纪委的努力下,一份《基层风气监督员队伍建设规范》形成,其内容涵盖了基层风气监督员的选拔聘用、职责权限、工作制度、奖惩措施等方面。这标志着该集团军在探索扎紧风气监督的制度笼子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放眼整个集团军部队,不到一周时间,各旅级单位的培训暨聘用仪式大会也相继召开,军、旅、营、连四级基层风气监督员开始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