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身体,平缓呼吸,跟随音乐一起想象……”6月中旬,地处大漠腹地的新疆军区某团野战驻训帐篷内,来自驻地高校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唐娇正在为驻训官兵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置身心理服务现场,野战驻训帐篷内的欢乐气氛与外面艰苦的驻训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前来参加活动的装步八连战士丁烁坦言:“野战心理服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能有效缓解驻训期间的紧张情绪,还达到了消除疲劳、增强团结的效果,相当于为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据团领导介绍,去年与驻地高校签订共建协议后,“如何用好高校人文资源助力部队建设”成了该团党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团党委一班人看来:“双拥工作不应只是停留在送钱送物和节日联欢上,更应该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助推器!”
“由于生活环境改变,加之严格的军事训练,不少新入伍同志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是否可以借驻地高校专业力量予以疏导?”年初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上,保卫股股长季明礼一番话引起了新训骨干的共鸣。在与高校相关负责人积极沟通和商议讨论后,一批热爱国防、专业过硬的心理辅导教师来到团队,为新兵开展心理辅导,很快解决了新训工作的燃眉之急。
尝到依托高校资源开展心理服务的甜头,该团党委随即将心理疏导服务的范围推广至全团官兵。可随着驻训任务的开展,融洽的合作却面临着新问题:“驻训地域条件艰苦,老师们是否愿意过来?”
面对部队官兵的询问,地方高校心理辅导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文龙的回答让大家十分感动:“部队官兵为了保家卫国风餐露宿,咱们去给子弟兵上几天课,组织几场心理咨询,就算吃点苦又算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进一步增强部队野外条件下的心理服务保障能力,来队授课的教师还主动对基层心理服务骨干进行授课培训,帮助部队组建心理服务骨干队伍。他们针对官兵心理特点准备了多种贴近部队实际的心理服务方法,再通过现场教学、理论授课、情景模拟等手段逐一传授给部队心理服务骨干。
前来参加培训的高炮连上士班长魏永刚高兴地说:“有了老师们的悉心辅导,咱以后也能通过更科学专业的方法了解班里战士心理波动,帮助大家进行心理疏导啦!”
如今,野战条件下的心理疏导工作,在这个团开展得有声有色,官兵普遍反映收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