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央视某节目的舞台上,哥哥曹彦生、弟弟曹彦文向观众们讲述了他们的传奇故事。从山沟里走出的农村娃,成长为大国工匠,成功的背后是他们不懈奋斗的足迹。
2005年,曹彦生进入航天科工集团某军工厂工作,刚工作的他满怀壮志。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曹彦生没能如愿分配到数控加工组,而是成为一名普通的机床操作手。
“把简单的事做好,也是一种能力。”曹彦生主动给自己加压,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
岗位平凡,追求卓越。尽管工作单调枯燥,但曹彦生始终没有放松对先进数控加工技术的学习。工作2年,他便把有关数控加工技术的书籍读了个遍。厂里的数控机床,他能够熟练操作;铣床上的刀具,他能凭借切削就判断出其使用寿命。
多年经验积累终于迎来了用武之地。有一次,工厂接到紧急任务,要为某型导弹加工空气舵,这是导弹的重要构件,犹如导弹的翅膀,直接影响着导弹的发射及飞行。
然而,该型构件结构复杂、厚度薄,加工难度极大,前期做出来的构件都失败了。眼看任务不能按期完成,大家想到了曹彦生。
师傅们的老方法行不通,那么能不能创新加工方式?当时正值春节,曹彦生一个人在车间里加了4天班。凭着多年的经验,曹彦生大胆采用了更为科学先进的加工方式。一经测试,产品指标均达到标准,工厂的师傅们对曹彦生连连称赞。
24岁是高级技师,26岁成为金牌教练,在弟弟曹彦文眼中,哥哥是自己的偶像。
“想做的事就要勇敢去做,直到把它做到最好。”哥哥的话,曹彦文记忆深刻。大学毕业后,曹彦文毅然投身军工领域,选择了数控加工行业。进入工厂后,曹彦文非常努力,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短短几年,曹彦文的技艺突飞猛进。
有一次,工厂接到国家某重点项目的生产任务,面对超高加工精度要求,厂里的师傅们都束手无策。曹彦文主动请缨,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分析误差原因、挑选合适材料、自学仿真软件……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最终加工出来的产品完全达到要求,曹彦文一“战”成名。2015年,年仅22岁的曹彦文代表工厂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举斩获数控加工组冠军,成为该大赛举办以来最年轻的冠军选手。
不久后,曹彦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多学一门本事,多掌握一门技术,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神圣的事业,是军工人一生的追求。”
曹彦文的话,也是哥哥曹彦生的心声。他们兄弟俩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事业的热爱,诠释了军工人追求卓越、矢志报国的精神。他们更希望把这种军工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激励更多年轻人奋发向上,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照片提供:杨 菲、杨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