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是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
在6万多平方公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块石头围火塘,屋里同住牛和羊”,曾是贫困彝族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即使在那时,布哈也喜欢用这样的语句来表达对故乡深沉的爱:“蔷薇几度花,明月照谁家。”
布哈现在已经是武警凉山支队执勤四大队的副大队长。作为大凉山之子,布哈始终心存一个梦想:有一天,大凉山所有的山乡都是美丽和富足的。
随着驻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布哈愈加坚信:贫穷绝对不是彝族群众的宿命,花开月明才是彝族之乡美好的前景。
走过贫困的人最懂感恩
采访是奔着少校警官布哈的另一个头衔来的——“扶贫专干”。两年前,武警四川总队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大凉山深处的梭梭拉打村成了这场战役中“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该村隶属于全国彝族人口大县——昭觉县。
挑来选去,生于斯长于斯的彝族干部布哈,因为熟悉当地语言、了解当地习俗,成为第一人选。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意外情况,他将作为该村脱贫“第一书记”,用3年时间驻在山村,落实部队对彝族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承诺和规划。
此时的布哈,在部队正干得风生水起。他任中队长以来,所带中队连续3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他也多次立功受奖。支队领导与他谈心前,他刚取得“彝族语言与文化”硕士研究生学位学历……一下子把他派往条件艰苦的山村去扶贫,而且一干就是3年——这让支队领导有点担心,怕他思想上转不过弯来。
没想到,刚听完情况介绍,还没等支队领导开始做思想工作,布哈已是喜上眉梢:“正如我愿,甘立军令状前往。”
尽管如此,支队领导还是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掰开揉碎地与布哈谈了7次,反复叮咛他把难处想透后再表态。可布哈态度越来越坚决,最后一次谈话时,他热泪盈眶:“这可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啊,这是我报答大凉山的好机会,我不打头阵谁来打?”
此后的驻村扶贫岁月里,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布哈会那么拼?旁人不会知道,贫困的感觉与在摆脱贫困过程中受到的关爱,几乎充满了布哈青少年时代的全部记忆。
爱到深处情自真。很多时候,走过贫困的人最懂感恩。
因母亲患重病,父亲带着母亲四处求医……这是布哈童年记忆里刻骨铭心的场景。
那时,村寨里的百姓日子普遍过得清苦,但乡亲们的心是热的。布哈基本上是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的,就连学费也是东邻西舍拼凑着替他交上的。
在乡亲们的帮衬下,布哈最终以县文科状元考进了省城大学,并一度成为当地的励志佳话。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对布哈而言,他仍得与贫困战斗。在学校和老师们帮助下,他组建起贫困生“自强社”,经由学校安排推荐,他经常带领贫困生勤工俭学。
校内搞保洁、校外举广告牌、车展上当引导员……勤工俭学挣的钱虽然不多,但每次他们都从收益中捐出10元、20元,最终建起了“爱心基金”,用以帮助经济上更加困难的同学。
有人说,在贫困面前,人的尊严常会让位于生存需求。还有人说,长期为贫所困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无助、自卑甚至是宿命感。布哈不信这个邪,他倡导的“自强文化”,成为贫困生的信条——通过努力与创造,改变自己和帮助别人,做从精神到物质都不再贫困的强者。
2009年,布哈大学毕业后入伍,成为武警警官。党的政策光辉的照耀、乡亲们的关爱、老师同学们的倾心帮助……一路走来,万千情怀。这一切让布哈有了最朴素的梦想——等有了能力,一定要为故乡多做点事,以报答那些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
人穷志不穷,扶贫更扶心
身为脱贫攻坚干部,布哈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带领梭梭拉打村1779名乡亲,实施武警部队为该村制订的脱贫三年规划,帮助这个村彻底把贫困“帽子”摘掉。
对布哈主抓的这项工作,上级也很重视,从一开始就给予大力支持——部队为贫困群众送来米、面、油、衣被、电视,还为乡卫生院赠送了价值不菲的医疗器械……
可是很快,一件事让布哈强烈地意识到,扶贫固然重要,但 “扶心”同样刻不容缓。
修路,是部队为梭梭拉打村村民干的一件大事。可这件本来人人叫好的事,偏偏遇到了阻力。有户人家从中发现了“挣钱门路”,说施工机械压断了他家门前的垫脚石,要求给予赔偿。此风不可长,布哈在村民大会上发了火,严厉批评了那户人家,一点情面都没留。
这也让布哈认识到,要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提升村民意识和素质,注重对其“扶心”。
在部队长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布哈,当然知道“战斗堡垒”在统一群众意志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他开始着手建强村党组织。
梭梭拉打村有20多个党员。由于长期缺乏帮建、组织生活不健全,有的党员组织观念不强,甚至淡忘了肩头的责任。
经布哈向上级党委请示,梭梭拉打村党支部这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被同时列为凉山支队党委的第38个党支部。从此,布哈按照部队党支部的标准,帮助村党支部落实组织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严格党课教育,并在村里建起了党员学习活动室。这些举措,渐渐让村里党员心劲鼓了起来,开始与他共同扛起扶贫更扶心的大旗。
有人建议布哈先通过修民俗雕塑、安装路灯、刷贴标语等,搞出一个有面子的“小城市”来。但布哈知道,相比有面子的“小城市”,乡亲们更期盼一个有“里子”的美丽乡村。他组织村民就“怎样增强大伙新建美丽彝乡的自信”“心中的美丽乡村是啥样”等话题展开大讨论。几天下来,老百姓眼睛亮了、心变热了。一份以移风易俗、破除落后宗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很快制订出来,“爱国守法模范户”“勤劳致富模范户”“清洁卫生模范户”“团结互助模范户”成为村民日益看重的新荣誉。
彝族有句谚语叫“钱面一时,人面一世”,意思是人的尊严比钱财更重要,这也成了布哈一再强调的重点。
为支持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有个企业准备送几十头西门塔尔牛给村里,帮助发展养殖业。事是好事,可布哈仔细考察后发现,虽然这种牛体型大产肉多,但食量也大,需要有大片草场提供草料才行,这与当地山多林密的自然条件实际不相符。于是,布哈婉拒了这家企业的好意。
有人不理解,当面对布哈说,咱养不成要来杀了吃肉也行啊。听完这句话,布哈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人穷志不穷,有尊严地获得财富才有意义。这样做只会传为笑柄,断了发展的后路,彝乡不能自毁名声。”
有个公司为了所谓的“广告效应”,想掏钱让村民出镜扮演一些与扶贫实际不相符的角色。布哈毫不客气地加以拒绝:“我们要发展但不要施舍,我们挣钱但不讨钱。”
凡事走心了,也就不再纠结是“授以鱼”还是“授以渔”
在村民的眼里心里,布哈是有本事的人,不然不会干什么事成什么事。
布哈却说:“没有组织和部队的关心支持,我哪会有这本事?要真说有什么不同,我只是在责任之外多了一份感恩,在尽责的同时更加走心罢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道理布哈懂。但在布哈看来,凡事都得走心,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很多时候还必须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布哈进驻村里不久,一个满身酒味的村民路遇布哈,指着他就吼开了:“我啥子都没得到,脱贫有什么用?”考虑到对方已有醉意,布哈本不想和他多讲,但听到这个村民对党的脱贫攻坚工作说三道四,他提高音调说:“脱贫攻坚不会落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但你自己不努力不奋斗,整天‘靠着墙根晒太阳,伸手等人送小康’,就是在丢彝族人的脸。”那名醉汉满脸羞愧地走开了。
布哈事后才了解到,这个村民之所以借酒浇愁,是因为他无力翻修自己那破旧不堪的住房。为了让他住得安全,在布哈提议下,村里将其住房列入民俗村统一改造规划。考虑到离规划落实还有段时间,布哈又自掏腰包请来专业人员,对其房屋进行鉴定,四处协调资金进行了加固整修。这位村民,以前满腹的牢骚话如今换成了满口的“卡莎莎(谢谢)”,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者和参与者。
采访中,布哈告诉记者,对这些深度贫困户,如果还纠结于“授以鱼”还是“授以渔”的讨论,说不定会出性命攸关的大事。
在村民眼里,布哈的“有本事”更多体现在他 “扶贫点子多”上。
中国不缺农民也不缺公司,缺的是农民的公司。搞好深度扶贫,必须充分借力现代理念和发展模式。基于这两方面的认识,布哈展开了对彝乡脱贫攻坚方式的新探索。
他带领群众,结合村里的实际,精选出5种产业模式,使其在彝乡“安家落户”。
村里山林多,草、树花期长,对养蜂来说,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布哈动员本村的毕业大学生返乡成立养蜂合作社,推出了“合作社+蜂农+贫困户”的模式。
彝族刺绣被列为“非遗”项目,本村有这门手艺的绣娘有近百人。布哈邀请专家对村里绣娘进行技术指导,与电商签约拓展销售渠道,使越来越多的彝族刺绣绣品走出了大凉山。
当地有一种“岩鹰鸡”,肉质鲜美,但只能在高山地区散养,销售、运输十分不便。布哈联系一家以鸡肉为主打菜的大饭店,一次又一次登门谈合作。不久,饭店老板在村里投资建起饲养基地,形成了“村民以资源、劳力入股分红”的新模式……
就这样,现代化发展模式一一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硬核,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外部的“供血”加上内部的“造血”,以往过于“骨感”的梭梭拉打村渐渐“丰腴”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年过后,该村修通了公路、水渠,实现了自来水管入户。356户人家住进新居。家家配发了有20多种日常药品在内的“爱心药箱”。村幼儿园、学校正在改建之中。此外,村里还建起5个水冲式公用厕所、25个封闭式垃圾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唤醒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能被这个时代需要是一种真正的人生价值
大凉山大大小小的彝寨山乡,虽说都发生着令人欣喜的改变,可对梭梭拉打村的孩子,邻村的同学伙伴还是抱有一份羡慕——因为,该村的孩子可以参加 “军营开放日”活动。
经请示上级同意,按照相关规定,布哈和昭觉县中队精心筹划“军营开放日”,开阔了村里青少年的眼界。当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在训练场看到整齐的队列动作,在官兵宿舍看到整洁的内务时,在惊异之余发出声声感叹。
布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坚信一点——大凉山奔小康的接力棒终究要交到下一代手里。让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科学知识成为照亮大凉山人前行的火把,让山里孩子从眼界到能力都紧跟时代的变奏,才是建设美丽富足大凉山的正道和坦途。
然而,骨感的现实紧紧揪住了布哈的心——还是有村民在孩子学习受教育上存在错误认识,导致部分适龄儿童失学。
要彻底改变彝乡面貌、创造美好未来,作为下一代的建设者怎么能没有文化知识?布哈恨不得把所有辍学的适龄孩子都拉回学校。
除有针对性地上门做工作、确保村里适龄孩童人人入学外,他还养成一个习惯——学校上课期间,但凡在校外见到适龄孩子,他就一定要问清楚没去上学的原因,直到把事情弄得明明白白。
深山里飞出金凤凰,此话一点不假。布哈驻村扶贫期间,梭梭拉打村在校的大学生就有16名。乡亲们一面为自己孩子学业有成笑在脸上,一面却因手头拮据愁在心头——
面对这种情况,布哈积极向总队领导汇报,争得部队支持。不久,“武警励志奖学金”设立,15名家里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全部被确定为资助对象。与此同时,在布哈倡议奔波下,部队官兵还捐款设立了“爱民助学金”,一部分用于奖励村里学习成绩优异的中小学生,一部分用于帮助村里的困难家庭。
布哈在彝乡学校当教师的妻子也参与其中,开始了“家庭组团扶贫”。对一些特困户的孩子和孤儿,布哈与妻子既给予钱物相助,更给予亲情关怀。这些年来他们不断线地资助了18个彝族贫困学生,其中2人考上大学,一人还考上了研究生……去年,布哈家获得“最美家庭”的荣誉。
在大凉山脱贫攻坚的日子里,布哈深深懂得了“众志成城”一词的含义。除他以外,还有很多人在为梭梭拉打村由贫困走向富足而努力——他的老师、领导、战友、同学……还有很多甘愿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他们中有的立足岗位奉献,有的捐资助学,有的送来校服书籍,有的前来义务支教……有了他们,才有了梭梭拉打村的今天。
布哈更知道,包括梭梭拉打村在内的彝乡村寨,正发生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令人兴奋的变化。这种惊人的变化,应和着祖国和中华民族向富向强的脉动,辉映着人民军队不变的初心。
布哈告诉记者,能在这样的时代付出是一种幸运,能被这个时代需要是一种真正的人生价值。他坚信,梭梭拉打村的明天,以及更多的彝乡村寨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版式设计:梁 晨
图①:布哈和村民现地商讨村里产业发展规划。
图②:与养蜂合作社成员研究养蜂技术。
图③:征求村民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李结义、吕俊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