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经典篇目,很多人是从陆定一的《老山界》这篇文章开始认识长征的。
老山界,地处广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红军突破湘江后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一文中,生动描述了当时的情景:红军所到之处,大力宣讲共产党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政策,对瑶族群众秋毫无犯,还送米送粮。正是在血与火的淬炼和深入接触中,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桂林市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文胜说,就在血战湘江之际,红军总政治部发布了长征期间最早的民族政策——《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同时制定了《对苗瑶族民的口号》共13条,这成为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蓝本。
红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各族同胞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从心底热爱这支人民的队伍。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田村105岁的支义青老人说,当年红军进寨后,帮着收拾院落,晚上睡在瑶民的房檐下,渡江搭浮桥向老百姓借门板,全都编上数字记号,渡江后按编号将门板一一归还装好。
在龙胜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尽管80多年过去了,一块巨石上的两条红军标语——“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仍清晰可见。
正是在这块巨石下,红军向几名瑶胞详细讲述了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民族政策,消除了他们对红军的偏见和误解,并送给他们一些枪支弹药,鼓励他们继续革命。如今,这块岩石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岩”,每年吸引着上万名游客前来参观。
“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在龙胜各族自治县观音岩石壁上,记者见到了一首写于1935年,署名为“黄孟矮”的诗。这首诗,在瑶民心中传颂了80多年。
王文胜介绍,当年红军走后,虽然反动派下令毁掉了瑶寨里的全部标语,但瑶民心里想念红军,众多瑶家儿女把对红军的赞颂与思念写成一首诗,在红军过界一个多月后,秘密地把这首诗刻在观音岩石壁上,让子孙后代永志不忘。
红军过瑶山,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也留下了深得人心的民族政策。瑶民感念红军,留下了一串感人至深的故事。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水埠塘村一处静谧的山脚下,有一座红军烈士墓。墓前集义河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80多年前瑶族群众与红军的动人故事。
96岁的瑶族老奶奶赵良英,用浓重的乡音回忆往事:“1934年的冬天特别冷,我和父亲上山砍柴遇到红军,他们送给父亲一匹布,父亲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用……”说起往事,赵奶奶几度哽咽,她告诉记者,那时候家里穷,是红军打土豪分田地让瑶胞们吃上了饱饭,如今瑶族群众过上好生活,更要记着红军、记着共产党的好。
“民族政策像一束火把,照亮了瑶族人的心。”赵良英的儿子李桂达说,“当年,我们族人把12名红军战士埋葬在水埠塘,这些年来,我们家世代守护红军墓,就是要让后代记住青山有情埋忠骨,红军处处有亲人。”
有人说,长征的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如今80多年过去,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播撒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种子,正如参天大树一样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