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连队走廊,触摸连队荣誉历史;漫步营区,感悟旅队厚重红色基因;轻点鼠标进入数字史馆,纵览集团军部队光辉历史……第83集团军走开一条简约化、数字化、开放式的史馆建设路子,打造以史育人的“开放课堂”受到官兵欢迎。
一
“历史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纵览集团军部队的光辉历史。”头戴VR眼镜、手持VR感应器,该集团军某旅排长李嘉伦体验VR版集团军数字史馆后说。
对于集团军数字史馆,李嘉伦期待已久。去年8月他参加关于数字史馆建设意见的座谈,会上直言不讳:“我连实体军史馆都没见过,何谈建设数字史馆?”
李嘉伦的话,代表了不少基层官兵的呼声:该集团军部队驻地分散,过去军史馆建在军部大院,有的基层官兵直到转业退伍都没能去过军史馆。
基层官兵的呼声,更加坚定了他们加快推进数字史馆建设的决心。不久,军、旅两级的史料工作小组成立,开始兵分多路广泛考证史料,编写形成了脉络清晰的简史读本、准确翔实的展陈纲目。
该集团军数字史馆主展厅突出集团军组建之后的建设成就,分展厅重点展陈集团军所属各旅的历史;综合运用三维建模和虚拟全景等技术,对重要文物、重大事件进行三维立体复原,并开发了自动漫游版、手动浏览版和VR体验版等多个版本。
如今,即使外出驻训、执行任务,李嘉伦只需登录单机版,同样可以参观数字史馆。数字史馆作为“永不关门的史馆”“永不闭幕的展览”,在网上构筑起官兵的精神家园。
二
今年5月的一天,随着最后一件文物——旅前身部队红军时期留下的一双草鞋摆放进橱窗,位于该集团军某合成旅营区训练场一侧的传统精神长廊,正式完工并向官兵开放。
作为先行试点单位,目前该旅已建成一个主体、三个专题展陈区的军事长廊体系,实现了“让光辉历史走出史馆,让英雄模范走近官兵”。
这个旅前身是1933年毛主席亲手缔造的“红一师”,历史上先后涌现出“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大功三连”“特功五连”等英雄模范和集体,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两年前,该旅调整移防,唯一拥有改建史馆条件的是旅部营区,大部分营连却不在此,即使建成旅史馆,可能大多时段也是“闭馆谢客”。这让该旅政治工作部的同志们犯了愁。
今年1月,中央军委印发的一项通知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依托营区建设军史长廊,变“史存馆中”为“史在兵中”,可以有效解决封闭建馆空间受限、离兵较远、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真正使营区成为学史、用史的开放课堂。
设计人员深入到各个营区,根据道路、场地、绿化、建筑等空间布局实际,因地制宜设计区域主题和展陈布局,力求使展陈样式内容与所在营区融为一体,和谐自然。
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200余张设计图纸变成了营区内的雕塑、长廊和广场。在该旅部营区的主体展陈区内,“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两组英雄群雕栩栩如生,展现部队历史上的著名将帅和英模人物的8座“英雄谱”立柱拔地而起。专题展陈区,则设置于官兵相对集中的营区。“英雄广场”设有“英烈墙”,镌刻着两千多名烈士名录,“精神长廊”以组合式橱窗、文物实物等形式,精选展现全军著名革命精神和该旅部队特有传统精神。
6月7日,是该旅前身部队建师纪念日。这天,他们在“大渡河十七勇士”和“狼牙山五壮士”两组群雕前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年轻官兵在英雄前辈的“注视”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三
“班排荣誉墙、荣誉柜打通了历史走近官兵‘最后一公里’,点亮了官兵身边的历史荣光。”该集团军某旅装步五连指导员兰龙介绍说。
这个连队解放战争时期荣立“特功”,被称为“特功五连”,和平时期先后4次被授予荣誉称号。调整移防后,因楼层场地限制,一直没有专门建设连队荣誉室。
“不能让光荣历史躺在库房。”兰龙带领骨干根据各楼层功能配套设计展陈内容。一楼展示名家论战、学战研战、典例评战等内容,主要营造“尚武、习武、精武”的文化氛围;在官兵宿舍集中的二楼,以“强军风采”为主题,重点展示连队发展建设中涌现出的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三楼为“活动区”,以历史脉络为主线,沿走廊墙面布设连队大事记,设计“辉煌足迹”剪影带,生动展示连队发展历程。
距离“特功五连”一楼之隔的“大功三连”,也在探索适合自身的荣誉墙展陈体系。他们将荣誉室作为展“史”的主要场所,系统反映连队历史功勋和建设成就;利用俱乐部、学习室、门厅走廊等公共空间,以“誉”为主,分区布设“卓著功勋”“赓续连魂”等专题展墙,展示连队“四次大功”“五次授称”“八种精神”等内容。
“咱们的‘大功班’奖旗回来了!”这天,“大功三连”四班班长吴昊兴奋地从连队荣誉室取回属于他们的荣誉旗,郑重地挂进了班里的荣誉柜中。
“大功三连”四班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被授予“大功班”奖旗。先前,这面奖旗一直存放在连队荣誉室中。如今他们能够迎回这面珍贵的文物存放于班中,得益于班排荣誉柜的作用——荣誉柜集中保存展示奖牌奖章、荣誉证书、纪念品等实物,体现政治内涵,突出荣誉激励。
除了“大功班”奖旗,四班战士在最近两年比武竞赛和评比考核中取得的荣誉都陈列于此。班长吴昊说,荣誉柜已经成为大家的动力源泉,激励着“大功班”战士为新的荣誉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