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军列在长鸣声中慢慢启动,车轮有节奏地吟唱着。这趟列车的起点,是一个名叫“清水”的小镇。远处的祁连山,与灰色的天幔融为一体,积雪浮在云端。
列车一路开进巴丹吉林沙漠深处,与世隔绝的荒凉感越来越浓。
这条寂寞的铁路,仿佛连着天际,没有尽头。
突然,海市蜃楼一般,它出现在棕色的苍茫大漠中——
这是一座在地图上未标识的城。
它有许多名字。当地人称它为“场区”,媒体人称它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专业人士称它为“中国航天第一港”。当然,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东风航天城”。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从在这里开建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算起,它的历史不到61年。但是,这座大漠中的小城,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梦想。
建场初期,用“东风”作为这里长途通信台的代号。后来,“东风”便成为这座城最响亮的名字。
俯视中国版图,在大多数人眼中,中国繁荣富强的地标在北京、在上海、在东南沿海城市……
然而,在中国的大西北,在中国的内陆深处,还有这样一些地标不容忽视:东风、马兰……
它们就像祖国的“丹田”,积蓄着中国发展的底气,激荡着中国强起来的脉动。
虽然,它们的名字没有标注在地图上,但它们的名字铭刻在一个民族和国家腾飞的历史上,映照在亿万人民梦想成真的眼神里。
大漠起东风。全国人民的双眼一次次瞩望于此,世界的关注一次次聚焦于此。
多少“第一”在这里开创——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发射试验,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结合试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升空……这些第一,划时代地改变了中国,也划时代地改变了世界。
多少荣光在这里绽放——它占据了“两弹一星”中三分之二的荣耀,挺直了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撑起了华夏儿女的“脊梁”,一步步接近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喧嚣与寂寞、伟大与平凡……如果从哲学层面来审视这座城,我们可以列出许多类似的辩证词组。
每次航天发射任务来临之际,是这座小城最喧闹的时候:倒计时读秒声、点火的口令声、火箭的轰鸣声、人群的欢呼声……
一次次绚烂之极后,这座城又一次次回归平静。大多数时候,这座城都是 宁静而平凡的—
深夜12点,医院妇产科,医生兰萌开始查房,耐心地给一名新生儿的母亲传授护理知识。
凌晨2点,气象观测站,气象技师李宗刚守在电脑旁,记录气象数据,发送报文。
凌晨4点,厨师尚良坤忙碌在灶台边,为下半夜值班的人员准备红烧鸡翅和清炒芽菜当夜餐。
清晨6点,陵园的守墓人老王拿着他的旧抹布,在晨光中仔仔细细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
上午10点,东风小学一年级老师郭晓燕,在教室黑板上写下一行整齐的板书。
中午12点,一辆快递车缓缓驶进城,快递员沈小红卸车、清点,然后把快递送到小城的角角落落。
下午5点,航天发射场,战士何宏志从总装车间出发,沿着两条笔直的铁轨向前,完成一个3公里跑。
晚上9点,市中心的东风礼堂广场上,老人们跳起了广场舞。
晚上10点,军用专列到站,老兵陈宗祥从车头的司机室里跳出来,又钻进车底……
这是东风人的平凡一天。他们的生活或许不为人所知,但只有真正懂这座城市的人才能体会到,正是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一天,才孕育出那些铭刻在历史上的伟大时刻。
他们的生活波澜不惊,他们的事业波澜壮阔。
第一代东风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创业之初,条件异常艰苦。场区第一个婴儿出生时,整个场区所有人家一共给产妇凑了10个鸡蛋……
聆听这个故事,你也会像记者一样,脑海里涌出许多疑问:为什么在最困难的年代,我们饿着肚子也要搞卫星?为什么面对“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尴尬,东风人依旧能心如止水,埋头攻关?
太多的“为什么”,答案其实与初心两个字紧密相关。
为了中国强起来,这座城把自己的发展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这座城里的人,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了一起。
只有置身历史的时空坐标,才能明白这座城的非凡重量。
东风,澎湃中国风,一种穿越时代的强劲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