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危和人民利益的大事,也是我们每个军人的职责和义务。有的官兵警惕性不高,保密观念淡薄,在与家人、朋友、同学等地方人员聊天时口无遮拦,谈论军队内部信息,有时可能是随口一说,有时可能是出于吹牛炫耀,往往会带来失泄密隐患。
历史上,因保密观念不强而导致军事行动失败的例子很多。二战中,美国一艘军舰即将开往欧洲作战。临行前,舰上一名水兵匆忙到码头上一个酒馆给女友打电话告别。通话中泄露了军舰出发时间、经过路线和开往地点,被一名德国间谍听到,用无线电报告给了德国海军,致使这艘军舰在途中被德国潜艇击沉,美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名水兵到死也不知道正是那个电话毁了自己和战友。
在此,笔者要提醒大家,保密工作没有局外人,人人都应该当好“保密员”。作为一名军人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要牢固树立保密观念,提高严守秘密的警觉性和敏感性,防止“密”从口出。
一、与家人亲属聊天时,不能“无话不谈”
“爸妈,下周我带孩子回老家看你们,孩子他爸说要去某地演习了,一去就是3个月……”一个周末,某部保卫干事外出经过家属院时,恰好听到一位来队军嫂正拿着手机和家人说回家的计划安排。
官兵都有休假探亲和家人亲属来队的机会,同家人亲属相逢后,彼此间会兴致勃勃地畅谈离别之情,此时如果放松保密警惕性,就有可能在亲人面前无意地泄露秘密,如向家人谈部队番号、编制、装备情况、训练任务和指挥员姓名等,家人听后很可能当作花边新闻或炫耀的资本向外传播,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知悉或利用,将会给部队建设造成重大危害。官兵要切实提高保密意识,同家人亲属聊天时,不能“无话不谈”,尤其是涉及部队执行驻训、演习等任务情况。同时还要给家人亲属进行保密教育,不让他们成为泄密的源头。
73146部队 陈坤丰
二、与同学、老乡等聚会时,严防“密”从口出
某部驻地高校多、学生多,企业多、务工人员多。战士小张入伍后,周末经常有驻地高校的同学、打工的老乡到营区探望,或请小张外出聚会。有的是出于好奇,想找小张了解部队情况,有的是想参观部队营区和武器装备,甚至还有一些在家时来往不多的同学老乡也突然热情起来。小张不胜其烦,也感觉有些不妥,婉拒了同学老乡的“盛情”,并向指导员及时报告。指导员肯定了小张的做法,并就此在连队专门给官兵上了一节保密课。
官兵与同学、老乡等聚会时,交流思想、工作、学习等,聊得开心时海阔天空,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往往不经意会把军队内部情况泄露出去。如果个别同学、老乡、朋友在交往中过度热情,往往是动机和目的不纯,可能会给部队保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面对这类情况,官兵一定要提高警惕、学会拒绝,严防“密”从口出。
69214部队 刘 程
三、外出时在公共场所聊天,谨防“隔墙有耳”
“张班长,谢谢你在外出期间对我的提醒!”周末外出归队后,某部战士小王找到隔壁班的班长老张,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原来,他们乘车进市区时,小王和战友在一起聊天,不知谁将话题转到了军事训练方面,几个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高,引得车上的群众纷纷侧目,要不是同车的张班长及时提醒,小王他们几个有可能会在车上讨论起某型装备的技战术性能。
周末外出,不少官兵会选择与战友结伴而行,在等车、乘车、吃饭等时段,大家都喜欢聊天。但是车站、饭店等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成分复杂,官兵在这些地方高谈阔论,难免会涉及一些部队内部事务,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容易造成失泄密发生。大家都要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在外出、休假、旅行时,不要随意谈论部队内部事务,谨防“隔墙有耳”。
66081部队 周鹏搏
漫画:刘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