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连组织传达安全事故通报,连长从头到尾念完文件后,对事故教训、现实危害和规避方法只字未提,却对战士提出要求:务必记清楚事发单位、当事人姓名和事故名称,以防上级抽查。
一名战士吐槽:“事故本身很有警示意义,但平淡乏味的‘读本’式传达让人难以消化,死记硬背无关紧要且琐碎的事故信息,真不知道能从中学到啥。”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基层并不少见。不少单位把“传达文件”机械化等同于“读文件”,只要走完流程能应付检查即可,至于听者领会得怎样,文件精神是否在心中“落地”,却无人问津。
每一份需要传达到基层的文件必然都有其指向性、针对性,但如果传达方式只满足于照本宣科,那传达文件的意义何在?
传达文件重在“达”,不止于精神“送达”,更要叫人“晓达”。这就要求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讲官兵接受易懂的话。不可否认,有的文件是上级要求必须原原本本一字不漏传达的,但并不代表传达过程中不能联系单位实际,紧贴官兵思想,剖析总结规律,再作讨论交流。这样一来,就让原本枯燥乏味的传达变“活”了,官兵们也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当前,部队调整改革持续深入,各项政策法规制度相继密集出台。这个时候,我们更应在传达文件上多动动脑筋,为官兵讲清规定、做好阐释,最终达到深化认识、校正思想、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