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公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上接第十二版)

2014年,尹建敏开启了产业扶贫攻坚计划,将天然气公司的全部利润投入农业发展项目,她先后投资350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导村民吃上“技术饭”,走上脱贫路。她还在科技示范园区设立电教室,成立农民田间学校,长期开展肉羊养殖、果蔬及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助力农户成为技术能手。为构建农业产业扶贫大版图,她投资1.8亿元,建成占地1700亩的金砂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其中,囊括了占地440亩、存栏量可达5万余只的金砂台良种肉羊繁育基地,以及占地1260亩的有机果园。

2018年初,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尹建敏又将扶贫新战场放到了深度贫困地区临夏州东乡县。她成立了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给当地3000余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4只种羊,带动12个行政村、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养成后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尹建敏在走访中发现,当地妇女们主要是在家照顾老人、孩子,鲜有就业机会。她又成立东乡县伊淼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生产基地,发展村域经济,村里的妇女们每天去采摘木耳、浇水,获得稳定收入来源。

尹建敏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108 左伟

左伟,男,汉族,1954年10月生,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永昌小学退休教师。

左伟退休后扎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小学,义务为少数民族孩子开展音乐培训,将一所山区小学合唱团带向了全国,并带动妻子及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义务到山区小学开展音乐培训,让他们享受到优质音乐教育。

走进大山,为了孩子们的梦想。左伟从事少儿音乐教育近40年,为全国重点艺术院校和省内艺术院校培养和输送了许多人才。2014年退休后,他受邀第一次来到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崇德小学。学校没有音乐老师和音乐教室,但孩子们唱起民族歌谣时,眼睛里那充满自信与欢乐的神情深深打动了他。他毅然决定扎根这里,帮助孩子们实现音乐梦想。在他的建议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学校建起了音乐教室,并成立了彝苗童声双语合唱团。从此,他每周定时来到学校,全身心投入到合唱团的教学中,一个音符一个乐句地教,风雨无阻,不厌其烦,就这样已经坚持了5年。

克服困难,只为圆孩子心中的音乐梦。崇德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路况不好。几年来,左伟一路奔忙,把自己的新车开成旧车。他拒绝本应付给他的课时费,还自己承担过路费、油费等各种费用20多万元。在教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不时会有学生因家事提出要退出合唱团,左伟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家长的工作。他的执着和诚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和家长们,合唱团的孩子们没有人中途退出。在合唱团发展过程中,左伟一边教授孩子们音乐知识,一边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多次组织城里的师生捐赠学习用品和衣物。他的妻子也放弃自己的工作,承担起合唱团的后勤工作。

辛勤付出,最终结出了硕果。现在,崇德小学彝苗童声双语合唱团成了昆明市乃至云南省远近闻名的音乐团体。合唱团的孩子们多次走出大山参加演出和比赛,并荣获多项大奖。在不断历练中,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全国舞台上展现了自信阳光的精神风貌。

在他的影响下,当地更加重视文艺素质教育,多所中小学成立了合唱团,教育扶贫的队伍也不断壮大,带动了一批声乐界专家前来义务指导教学。

左伟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云南省道德模范、“德艺双馨”艺术教师等称号。

109 石双砚

石双砚,男,汉族,192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村民。

石双砚坚守荒山植树造林,36年驰而不息、辛苦劳作,矢志不渝、精心守护,昔日荒山变成青山翠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是石双砚镌刻于心的信念。他从记事起就四处流浪讨饭,是共产党来了,给他家分了地,从此吃饱了饭。“共产党救了我的命,让我一家过上了好日子,我该为党做些啥?”种了一辈子地的他想了很久。60岁那年,他站在家门口眺望对面荒芜的苍龙岭时,下定决心:“我要‘绿化荒山’,作为对党的报答。”

1984年,已六旬的石双砚毅然扛起镢头上了山。苍龙岭是座石头山,想种树得先刨出土下的石板。他每天天一亮就扎进山里,从山底起步,刨出石板再种树,直到天黑才回家。这样一干就是两年,种下了200亩的刺槐。由于山上土地贫瘠,刺槐不能存活。他从头再来,改种柏树。

石双砚生活并不宽裕,换树苗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为节省开支,他只得白天上山开荒,晚上自学育苗技术。半年后,他培育出了柏树幼苗。育苗成功后,怎么浇水栽种又是一个难题:种树得到山下的沟里挑水,挑一担水需要近半个小时,可浇不了几棵树。石双砚就提前刨好树坑,等到下雨后再种树苗,这样一天能种200棵。遇到种树的好时节,他就一个人搬到山里住。他将郁郁葱葱的柏树种到了半山腰。再往上山势变陡,站都站不稳,他便把双脚插进土里,继续挖坑种树。

石双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着,执着的精神打动了村里人。1987年春,村里成立老年林业队,石双砚任队长,带领10位60岁左右的村民一起种树。其间也遇到各种困难,但大家齐心协力,不懈耕耘,换来了苍龙岭的百年新绿。为激励后人,郭峪村于1991年8月将苍龙岭改名为老年山。

在石双砚的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植树造林。如今的郭峪村,山上绿树成荫,山下果菜飘香。村民们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兴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石双砚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等称号。

110 石志光

石志光,男,回族,1948年7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

石志光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执着,四十二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免费放映红色电影,自觉传播宣传党的主张,没向国家要过一分钱的工资、经费和补贴,被群众称为“人民放映员”。

1977年,石志光将积攒了多年、原计划用于办婚礼的800元积蓄拿出来,购买了一部二手胶片机,从此开始了他的义务放映生涯。他自己掏钱租赁影片,购买电影放映机、数字电影机等设备,先后更换了9套放映机,行程10万多公里。他在义务放映生涯中,从未收过群众一分钱、吃过群众一顿饭、收过任何礼品和红包。

石志光没有经商也没有存款,购买更新放映设备,租电影拷贝的花费均来自他微薄的工资和兼职打工的收入。一些老电影的拷贝大部分都在300元左右,最便宜的一部也要100多元。为了坚持将义务放映进行下去,除了省吃俭用外,石志光还干过搬运工、洗碗工,卖过报纸、蹬过三轮。他尽可能地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出去赚钱,来实践这个炙热的梦想。4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陕西省107个市、区、县,驻陕20多家部队和军队院校以及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工矿、社区和乡镇,为广大官兵和各族群众免费放映红色电影4000余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

如今,已逾古稀的老人,仍然以雷锋为榜样,在义务放映电影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他多次到部队和医院看望慰问官兵,为部队捐款、购买书籍、订阅报刊、购买慰问品等。自1995年至今,他没有在家过过一次完整的春节,经常是和战士们一起过年,直到新年的钟声敲过之后才回家。42年来,他无偿做宣讲报告1000多场次,还资助病危青年和孤儿姐妹,为丢失钱包的旅客买回家车票,资助家境贫困患者,把自己的情和爱全部倾注在拥军爱军、关心青少年成长和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中。

石志光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111 石建华

石建华,男,汉族,1947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原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14年来,石建华致力于公益助学事业,带领助学志愿者成立助学站,创办助学网,探索创新精准高效助学模式,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助学活动,让更多学生享受助学成果,成为“助学大船”的领航者。

借鉴电商模式,创办助学网站。石建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困难感同身受。2004年任原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他就在自己创办的原平农业信息网上开设“爱心热线”栏目,帮助了14个贫困学生。2005年,他克服无资金、无设备、无办公场所、无技术人员的“四无”困难,动用家中3万元积蓄,申办原平市爱心助学站,并开通爱心助学网。2006年6月退居二线后,他更是全身心扑在爱心助学事业上,并将原平爱心助学网扩展为中国助学网。2011年,他又拿出5万元,设立爱心助学专项保证金,不久又拿出准备给儿子买房的10万元,启动“助学基金”项目,使网站的社会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助学网站工作得以扩展。

着眼精准高效,不断创新助学模式。石建华在长期的助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的助学理念和助学模式。他一方面深入贫困村庄接地气,一户户了解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困难情况,摸清助学对象底子;另一方面跟网上爱心人士进行交流,穿针引线,提供服务。他经过探索、总结、思考,实行传统型、探索型、持久型三种并存互补、统筹兼顾的助学模式,同时制定一系列严格、高效、公开透明的管理和审计公示制度。2015年,他还探索推创“助学静悄悄,学子暖融融”“润物细无声”的助学新模式,组织开展受助生签订爱心传递承诺书的活动。

为让更多学子受益,石建华把助学事业做到了省内外、国内外。截至目前,累计筹集爱心助学资金1820万余元,接收学习生活用品7.8万余件,助建10个爱心图书室,受益人达4.8万余人次;资助大学生710余人,受助学生先后就读国内外326所大学。爱心助学站2015年被评估为5A级社会组织,2016年在全国民间公益透明指数58项指标考核中名列榜首。

石建华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等称号。

112 叶连平

叶连平,男,汉族,1928年9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

叶连平退休不退志,投身贫瘠乡村教育事业,自掏腰包创办“留守儿童之家”,20年来免费给千余名留守儿童做英语辅导,花光30余万元积蓄。年逾九旬的他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

他心系三尺讲台。叶连平自1978年起,在和县卜陈学校等校教学12年。1990年他从学校退休后“一刻也没有闲着”,仍坚持为学生义务补课。看到村里的孩子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时,2000年,他下决心在家里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平日里辅导孩子作业,周末集中给孩子上英语课。这些年里,他从未落下一堂课,从未收过一分钱,年逾九旬,至今仍耕耘在三尺讲台。在村民们眼中,叶连平就是村里不灭的“蜡烛”,也是照亮孩子们走出村里的希望之光。

他重教书,更重育人。2012年,叶连平拿出2.1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基金成立7年来,在社会各方支持下,陆续又投入5万元。至今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留守儿童。他自费组织夏令营,每年带着孩子们外出参观学习,安徽省科技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以此培育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涵育家国情怀。

他生活极尽简朴,节衣缩食,却为留守孩子教育倾其所有。叶连平至今仍住着30多年前的老平房,没有一件值钱东西。为了省钱他不惜骑行7公里到镇上买菜,至今还穿着60年前的补丁棉衣。但他对辅导的孩子,不仅不收钱,稿纸、学习资料也是老人自己买的。有人私下里给他算了一笔账: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少说也有30万元。

他心里装的全是孩子。一次半夜在家昏迷倒地,经诊断是脑出血加脑膜炎,手术后医生要求住院三个月,可他竟然在三天后偷偷离开,头上扎着绷带回到孩子们身边。几十年来,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模范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求,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行为世范”的内涵。

叶连平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3 包斌

陆一军

包斌,男,汉族,1926年11月生,中共党员,盐城师范学院离休教师;陆一军,女,汉族,1931年6月生,原盐城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离休教师。二人系夫妻。

一对从戎从教的革命伉俪,经历和见证新中国波澜壮阔70年。20年军旅生涯,坚定人生方向与信仰;20年教书育人,竭尽所能接济贫困学生;30年离休生活,省吃俭用爱心助学。耄耋之年,他们捐出毕生积蓄100万元,只为那份“常愿寒门多学士”的家国情怀。

1949年3月,正读大学的包斌跟随中共地下工作者来到盐城参加革命工作,加入渡江战役工作组,并被编入苏南军区文工团,结识了人生伴侣陆一军。1969年他们转业再次来到盐城,都走上人民教师工作岗位。在物质贫乏年代,他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格外关心,经常给予衣物、书籍等方面的资助。

1987年,包斌、陆一军夫妇离休后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陋室简居,旧衣素食。他们对自己很“抠”,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却很大方。每每看到或听说有学生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他们总是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一开始是几百元,后来是数千元,再后来是上万元。他们资助了10多位濒临辍学的贫困学生,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多万元;汶川地震、阜宁“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后,他们辗转交纳特殊党费。随着年事渐高,他们担心没有精力去直接资助贫困生,决定将积蓄尽数捐出设立助学基金。2018年3月,他们终于攒齐了100万元,于当年5月30日全部捐给了盐城师范学院,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家国同心,德行大爱。包斌、陆一军说:“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所贡献的。这笔钱是国家给的,人民给的,应当回归国家和人民,它或许能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

包斌、陆一军夫妇荣登“中国好人榜”。

114 邢纪国

邢纪国,男,汉族,1977年1月生,致公党员,中国改革报宁夏记者站站长。

邢纪国情系贫困地区,多年跟踪帮扶孤儿,持续邀请医疗专家为贫困患者诊治,常年资助贫困大学生,积极投身宁夏扶贫攻坚,善行义举的脚步遍布宁夏山川。

2009年,邢纪国到宁夏记者站驻站后,发现不少当地群众颈椎、腰椎病及白内障疾病较为严重。2012年至2016年,他多次邀请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16医院、306医院专家到青铜峡市人民医院为患者救治,诊治病患1900余例。他倡导和发起“百名专家牵手西部宁夏献爱”“益凡医疗公益万里行”等公益活动,资助弱势群体和特困家庭。近年来,他还协调致公党海淀区委、驻京部队医疗联合体,组织医疗专家等到宁夏生态移民村坐诊义诊,为1600余名困难群众送去健康计划。

邢纪国积极投身扶贫助残事业。他向贫困地区捐赠了200台电脑、26000册图书、500套服装。长期跟踪帮扶孤儿65名,带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累计达1.3亿元。2015年,邢纪国与身残志坚的吴忠市道德模范姜中云合作,成立宁夏首家残疾人电子商务服务站,帮助残疾人掌握手工艺制作、土特产加工、环卫工具制作等技能,借助该电商平台销售产品,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2017年,他积极协调慈善机构为同心县扶贫捐助560万元,资助200名贫困大学生。

邢纪国还致力于探索“公益+创业+扶贫”的精准扶贫路径,帮助贫困地区增强“造血”功能。2015年,邢纪国依托中国改革报宁夏记者站,借助外部资源,在宁夏贫困地区建立青年“双创双扶”孵化基地。2018年,他又帮助引进建设“和沐生活·双创扶贫”电商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收到上万订单。

邢纪国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致公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115 刘永生

刘永生,男,汉族,1959年5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乡村医生。

刘永生始终把“关心他人、帮助病患”作为人生最大快乐,自创一套方便快捷、痛苦小、花钱少的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先后接诊病人近10万人次,出诊近万余次,用43年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乐于助人、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被称为“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刘永生情系桑梓,不求回报,待患者似亲人,以医者仁心点燃生活希望。一位村民从2002年起四次大病住院,刘永生对其伸出援手,帮他联系专家、垫付手术费。出院后,刘永生还为他悉心换药、按摩治疗,17年来不辞劳苦、无怨无悔。另一位村民在陡坡上挖中药时,不慎摔断左腿,刘永生把她背回村里,送到医院治疗。先后8年时间,到其家中帮她体检、诊脉,进行康复治疗。30年前,村里的谢家三兄弟老大伤了手,老三伤了眼睛。刘永生不仅医治了老大的手,还带老三到西安、郑州等城市的医院治疗眼睛,看病费用都是刘永生自己垫付。40多年来,刘永生走遍周边80个村及邻省的20多个乡村,先后为病人垫付医药费25万余元。

刘永生心里有一本厚厚的“健康账册”,谁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谁是重症绝症患者,都明明白白记在心上。除了日常的接诊出诊,刘永生还会专门抽时间上门探访,和患者聊聊天,给他们宽宽心,守护着乡邻百姓。谁家有困难,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一下大雨,他就跑到房子不好的百姓家里,看看是不是漏雨。逢年过节,他买些米面油等日用品送到困难户家里。给留守老人看完病,他挽起袖子就和面做饭,做好端到老人手里。

点滴小事,汇聚人间大爱。在刘永生事迹感召下,潼关县800多名医务工作者成立“刘永生志愿者服务队”,长期活跃在全县社区、乡村开展义务诊疗志愿服务,累计开展活动163次,服务群众达7万余人次。刘永生还说服儿子刘博学医,并且毕业后留在村卫生室。刘博说:“起初我也不理解我爸。但慢慢看到他和病人之间的深厚感情,看到村民病好后的欣喜与感激,我才明白扎根农村、默默付出是多么伟大,多么有必要。”

刘永生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116 刘启芳

刘启芳,女,汉族,1979年7月生,吉林省长春精诚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

刘启芳发起“吉心工程”公益项目,为吉林省贫困心脏病人架起慈善基金与政府医保报销相结合的桥梁,6年间,共募集善款3700万元,成功为1万余名贫困心脏病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她的人生与一个又一个心脏病患者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用爱心讲述生命故事。

2013年,刘启芳放下北京的优越生活来到吉林长春,发起公益项目“吉心工程”,采用“政府医保报销+慈善基金=全免费”创新型医疗救助模式,将救助范围覆盖到吉林省农村地区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医疗保险的特困群体。“吉心工程”成立之初,提出用5年时间免费救助1万人,让1万个家庭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目前,该工程已经成功为12190名贫困心脏病患者实施免费手术,让12190个家庭重返健康幸福生活。

“吉心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村民义诊、筛查。2016年3月在去双辽市义诊时,当天来了近400名疑似心脏病患者。医生为那些已确诊但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开具了药方,嘱咐他们去当地药店和医院买药按时服用。村民们佩服得竖起大拇指。自工程启动以来,刘启芳和她的志愿者团队,先后组织700余次义诊,深入到4000多个乡村,培训近5000余名村医,为2万余名村民免费做心脏病检查,并长期在定点医院举办“爱国爱心健康大讲堂”,解读政府政策和心脏健康知识等。

刘启芳始终把热心公益事业作为奉献之本,从项目立项、方案策划、沟通协调,到定点医院的选定、公益项目的宣传、贫困乡村的义诊、救助善款的募捐等环节都亲力亲为。她所走出的每一步都体现出公益人的勤劳质朴,彰显公益人的高尚品格,展现公益人的家国情怀。

刘启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7 江华

江华,男,汉族,1981年10月生,福建省三明市盲人协会主席。

江华身残志坚、自立自强,创办盲人推拿所,为患者解除病痛;开展盲人技能培训,帮助盲人就业;组建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投身公益、服务群众,开启了盲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光明之窗”。

江华14岁时因罹患青光眼双目失明,凭借坚强的意志苦练推拿技术,后被三明市残联聘请为残疾人康复中心按摩推拿培训老师。2004年,江华创办了三明市梅列区“华一盲人推拿所”。15年来,为300多名盲人学员提供了实习机会,安置了100多名盲人就业,培训了500多名盲人按摩师走上工作岗位。2012年,江华联合全市盲人按摩师,成立了福建省首支盲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他们秉承“一双手推出健康,一颗心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以公益按摩、健康讲座为主要服务内容,用一技之长服务社会。7年来,服务队共组织公益按摩300多场,服务人数超过2万人次。

多年来,江华坚持帮扶困难盲人及盲人家庭,他提出“多外联促宣传,多交流募资金,多运作争项目”的工作思路,为盲人积极奔走。5年间,他筹措了近50万元的捐赠款物,帮扶了300多名生活困难的盲人。为解决盲人出行难问题,江华带领服务队开设盲人无障碍服务工作室,专门培训、指导盲人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为盲人沟通交流、拓展知识提供更广阔的平台。2013年,他提出将盲人按摩店列入医保定点单位。在他的努力推动下,三明市将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结算,这一政策的落实不仅造福了三明地区50多家盲人按摩机构和400多名从业人员,还对各地盲人保健按摩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

江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18 许显军

许显军,男,藏族,1971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新源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

许显军作为一名草原白衣天使,数十年如一日行医施善,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他向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三岁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许显军自1989年7月背起药箱的那一刻起,一直坚守在基层第一线,在救死扶伤的同时,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很多牧户居住分散,下乡巡诊成为他常做的事,一个医务箱、一辆摩托车,频繁穿梭于草原的每个角落。每当遇到一些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时,他除了悉心治疗以外,还会自己掏钱为他们买药,并经常回访、探望,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2013年7月,许显军自愿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7年8月,当与一名远在千里之外的3岁白血病患儿HLA分型数据检测相合后,他积极配合青海分库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捐前准备工作。10月31日,许显军在空军总医院连续注射了4天的动员剂,将造血干细胞从骨髓血中动员到外周血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循环采集了近5个小时。11月6日上午,他如愿捐献出12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功挽救了这位白血病患儿的生命,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和爱的传递。他成为青海省第三十二例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许显军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生命黯然时能摸索到的唯一光亮,如果能用我的绵薄之力为另一个生命重新点燃希望,无论多少次,我都会去做。”

许显军荣获青海省捐献造血干细胞优秀志愿者、“最美青海人”等称号。

119 许惠春

许惠春,男,汉族,1932年10月生,生前系安徽省安庆市原安庆石化总厂建安公司退休职工。

他从1984年以“李记”名义捐出第一笔款开始,几乎年年匿名捐款,虽未留下真实姓名,却让“李记”这个名字传遍安庆市的大街小巷,温暖了一座城,感动了无数人。直到去世,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李记”就是许惠春。

(下转第十四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