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兵之初签下的第一份“入伍承诺书”开始,类似的这书那书就附加在官兵工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务上:安全行驶责任书、考核评比承诺书、手机使用保证书……五花八门的“××书”成了日常管理、落实工作的规定动作、固定套路。
不可否认,签承诺书、责任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明确工作责任、约束官兵行为的作用,但有些却变了质:有的一味拉“红线”,承诺条款变成了惩罚措施;有的充当起迎检的“免死金牌”,给那些怕担责的干部提供了推卸责任的借口;有的把官兵关系当成了质押品,逼着战士签字保证,竖起了官兵关系的“隔离墙”……
还要不要承诺?是不是什么事都要签字保证?郝小兵认为,滥签承诺书、责任状,看上去是在一层一层压实责任,实则是层层不负责任,最终不但推动不了工作落实,还助长了不实之风。真心呼吁彻底摒弃那些“变了味”的承诺书和责任状,不要再让基层官兵被各种承诺保证压得胆战心惊、干得畏首畏尾,最终“千条线勒断了一根针”,得不偿失。
(文/姜雪伟、靳鸿翔 图/唐 懿、任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