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70年间,辽宁省丹东市大梨树村从荒山秃岭变成“中国美丽乡村”——

军民携手,耕耘幸福生活


■中国国防报记者 鲁文帝

繁花乍谢,新果初上。仲夏时节,辽宁省丹东市大梨树村万亩果园引得游人流连忘返。在这些果园覆盖的大山深处,有座水果驿站,立着一块“军民共建万亩果园”纪念碑。

70年前,大梨树村还是一片荒山秃岭,村民生活贫困,住着土坯房、吃着腌咸菜。今日的大梨树村,阡陌纵横,绿树映水,村集体总资产突破5亿元,人均年收入2.2万元,家家户户住上了小别墅,还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上了年纪的村民说,大梨树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始于改造荒山的军民大会战。

苦干,让万亩荒山变金山银山

大梨树村万亩果园覆盖的大山叫花果山,面积约2.6万亩,种着桃、梨、苹果等各种果树百万株。半山腰处,有处“干”字文化广场,9.9米高的“干”字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漫山遍野,红旗招展,数千名解放军战士和村民一起展开大会战。”91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于进洋说,大梨树村曾经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村民要想致富,必须修梯田、建果园。他至今仍记得凤城市驻军、81255部队驰援大梨树村改造荒山的情景。

1989年,支部书记毛丰美带领4000多名村民拉开改造荒山的序幕,家家户户齐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群众想致富,子弟兵来支援。”看到人民群众激情似火的劳动场景,81255部队官兵主动请缨参与会战。

“重型机械上不去,全凭人力一锹一镐地挖,村民和战士们‘鸡叫上山干,头顶烈日干,披星戴月干’。”凤城市人武部政委李继武介绍,村里的老人大都参加过当时的大会战,如今,当年的驻军已移防,但是村民看到解放军,还是格外亲切。

据不完全统计,在大梨树村改造荒山的10年间,军民联合参与的大型会战有百余次,先后动用人工10万余人次,治理荒山20余座,整治河流14公里,修建水库5座,整修梯田16000亩,把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打造出中国最大的村集体经济果园,为大梨树村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干,让村办企业藏富于村

“碳素厂、皮革厂、压铸件厂……”村委会副主任温红娟对大梨树村的村办企业如数家珍,“我们村一度拥有二十多家村办企业,吃穿住行无不涵盖。”

十几年前,这些村办企业产品市场对路、利润高,村民收入增加,大梨树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办企业赢利后,大梨树村人想得长远,开山、修路、治水,改善村镇基础设施,让村办企业藏富于村。

如今,走在大梨树村街道上,随处可见小桥流水、石板小巷,仿佛置身江南水乡。“以前可不是这样,20家工厂同时开工,粉尘污染严重,从村里到后山,到处都是灰蒙蒙的。现在村集体经济中5大产业,仅钛业公司一家保留工厂。”转业军人、村党委副书记颜龙介绍,粗放式发展模式给村里创收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

大梨树村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十几年来,他们按照关闭一批、转制一批、出售一批的办法,逐渐淘汰了高排放落后产能,让农林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严控污染排放,钛业公司是在技术升级、消除污染隐患的情况下才得以保留。”颜龙说,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和村民自办的民营企业工厂仍有十几家,但必须遵守环保条约。由于产业布局合理,该村60%的退役军人在家乡创业,发挥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巧干,二次创业闯新路

如果说“干”字精神铸就了大梨树村的辉煌,那么在新的历史起点,大梨树村正秉承“干”字精神,展开二次创业:科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旅游业。很多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产业转型。

立体栽培、无土栽培,遍布各色热带瓜果植物……在大梨树村二次创业中,科技含量较高的七彩田园是一项代表性成果,现代化的农业景观填补了冬季旅游空白。“四季的水果,四季的美景。”在果树农场工作的退伍军人车宏任说,从4月葡萄成熟,一直到11月,游客都可在此采摘到时令水果,冬季还有大棚反季节水果供应。

“翻建小学、改造道路、集中供暖、配套管线……一大批民心工程陆续上马,让村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们将城市管理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王彤彤在部队学过影视技术,2017年退役返乡后,他被村主任毛正新看中,接过了大梨树村影视城主任一职。他说:“现在不少城里人都来大梨树村工作。”

如今,大梨树村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8年接待游客突破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690万元,享受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带来的“红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