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取消‘优秀教育提纲评比’。”4月下旬,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团围绕“剔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一主题召开座谈会,该团八连指导员黄振友的发言语惊四座。
黄振友提到的“优秀教育提纲评比”是该团一项经常性评比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成绩纳入个人年底综合考评,目的在于促进基层政治工作干部提升授课能力。
为何建议取消?黄振友的理由是:每次评比前几名都是那几个“老面孔”,而像他这样今年初从军事岗位调整过来的几名新任指导员,次次包揽后几名。不仅这几名指导员感到巨大压力,其所在连队也受到影响,官兵士气低落。
黄振友的发言引来大家热烈讨论。有人认为,有评比就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不能因为自己拿不到好名次,就认为评比不合理。只要评比规则没有问题,就不应该取消评比。
在座的官兵中也有不少人支持黄振友的观点,从参谋岗位转任三连指导员的雷飞说:“我们看到了自身差距,也很想尽快提高,但毕竟半路‘出家’,跟‘老政工’相比差距不小,短时间内难以赶上。每月一评比,频率太高,压力太大,正向激励效果并不好。”
从副连长岗位转任修理所指导员的林云辉也颇为苦恼,“每次评比总是‘吊车尾’,让连队官兵对我这名新任指导员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让我和官兵之间产生‘信任危机’。”
谈起组织“优秀教育提纲评比”的初衷,团宣传干事吴昊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每年上级下发的教育提纲和团里统一组织的大课不少,留给营连‘自选动作’本来就不多。评比就是为了激励基层政治工作干部用好这片‘自留地’,紧贴官兵实际做好铸魂育人工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一度陷入僵局。团党委一班人认为,评比是为了激励大家上进,但若是每次以考评成绩排个名、存个档草草收场,而不去做指导帮带落后者进步的“下篇文章”,就变成为了评比而评比。而机关的作用不仅在组织考评和公正裁判上,更要做好考评后的“下篇文章”。
廓清了迷雾,便明确了努力方向。一方面,他们将评比周期调整为每季度一次;另一方面,指定政治工作处3名干事分别结对帮带排名靠后的几名指导员;与此同时,结合政工会组织公开课示范交流,全团政治工作干部旁听点评,共同提高。
如此一来,落后的“黄振友们”不但找到了提升授课能力的方法,也重拾了迎头赶上的信心。第二季度的“优秀教育提纲评比”中,排行榜上的排名也出现了变化,新老指导员们争先创优的劲头更足了。
做好考评的“下篇文章”
■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团政委 郑召厚
为了激励官兵争先创优,部队经常会组织各类“大比武”“小评比”活动。考评中,一方面要鼓励官兵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尽最大努力取得好成绩、好名次。但与此同时,也要让官兵认识到,通过考评发现问题、补齐短板,进而促进部队全面进步才是根本所在。机关在组织考核评比时,应自觉做到“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从思想深处根除“锦标主义”,做好考评的“下篇文章”,让基层丢掉排名的“包袱”,一门心思谋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