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群众的“悄悄话”,反映了一名领导者的襟怀和气度
有这么一则典故:被康熙称作“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喜欢深入民间察听老百姓私下说的有关他的“悄悄话”,不管褒贬,他都欣然接受。批评得对,他就加以改正;认为批评错了,他则一笑置之。于成龙以其勤政的作为和廉洁的作风,深受老百姓爱戴。
古语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当面不说、背后嘀咕的做法虽不恰当,但客观地看,“悄悄话”有时也是无处诉说的心里话,是一种真实想法和看法。当群众对某些人某些事有看法,却出于某种顾虑,没有勇气当面说出口却又忍不住要说时,背后说“悄悄话”就成了一种表达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对待群众的“悄悄话”,反映了一名领导者的襟怀和气度。
然而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听到“悄悄话”中含有对自己的批评指责,就耿耿于怀。或暗生闷气,想着给对方“穿小鞋”;或大发雷霆,严厉制止别人讲“悄悄话”。有了这样的态度和做法,“沉默是金”在一些单位便成了一种处世哲学,甚至“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有时召开组织生活会,本应大家畅所欲言,但情况往往是,领导干部很难听到不同意见。本应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会,却开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会。领导干部如果听不到真话,压制了批评,如何能兴利除弊?如何能完善提高?所以,领导干部应反思为什么群众有话不当面说,是不是自己对待群众的态度不端正、开展工作的方法失当?鼓励大家把“悄悄话”放到明面上说,“当面锣,对面鼓”,这对工作改进是有益的,对领导干部而言更是可贵的。
“悄悄话”反映群众心声,也是一面领导干部应拿来对照检查的“镜子”。领导干部应把“悄悄话”作为自己言行的“校准器”,议论的如果确是自身的不足,要虚心听取采纳,或改进、或完善,在不断反省中校正自己的言行。面对片面的、错误的或者别有用心的“悄悄话”,也不必愤怒,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拿出气量和胸襟,姿态高一点,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领导干部只要自身过硬,就不会惧怕“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