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印太战略报告》,这是美国在推动“印太战略”上的又一新动作,也是美国政府迄今对该战略最为详尽的官方表述。该报告通篇渲染和夸大安全威胁,挑唆地区矛盾,借机增加兵力部署,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地区新秩序,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早在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便提出“印太战略”。2017年年底至2018年年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先后出台,从国家层面对美国“印太战略”进行宏观阐释。2018年5月30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改名为印太司令部。如今,时隔一年,美国“印太战略”军事篇终于揭开“面纱”。
借题发挥,增加美军在印太地区战略部署
该报告列举了包括恐怖主义、非法武装、毒品泛滥、武器扩散等在内的跨国安全威胁。事实上,冷战结束以来,印太地区是世界上军事冲突最少、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相比中东地区长年战乱,欧洲地区民粹主义回潮,印太地区是安全稳定的。而美国刻意渲染印太地区安全威胁,不过是为增加兵力部署披上道义外衣。其实,从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开始,该地区一直是美国地缘战略的重心。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印太地区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美国对这片区域的兴趣早而有之。”
报告透露,美军当前在印太地区共有2000多架飞机、200艘舰船潜艇、超过37万职业军人以及为军队服务的人员,分别部署于美国关岛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属迪戈加西亚岛。未来,美军还要继续加强军事力量准备,主要包括:提升部队联合作战能力,在阿拉斯加新建更贴近实战的联合训练设施,加速多国军队联合作战体系建设;推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研发部署两种新型无人战车、新型远程反舰导弹、新型海军战斧导弹;提升战略威慑能力和新型领域作战能力,在澳大利亚和日本部署更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加强网络空间攻防能力建设,加速出台太空作战条令,提升太空作战能力。
另起炉灶,以美国为中心构建印太安全新秩序
印太地区国家之间现有各种双边、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如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国防部长会议等,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从《印太战略报告》看,美国对现有地区安全机制兴趣不大,而是致力于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秩序。
在印太地区,美国不准备建立像北约一样各国平等的同盟关系,而是区分三六九等,以美国为中心“画圈圈”。核心圈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盟国,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但特朗普政府把维护盟国安全剔除出美国核心利益范围,视盟国为美国军事力量的补充,报告明确指出“对盟国的军事投资将为美国带来红利”。次核心圈是美国的传统伙伴,包括新加坡、新西兰、蒙古等,报告指出,他们是美国可靠可信的天然合作伙伴。再外围圈是美国计划着力扩展的伙伴关系,包括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越南等国。最外围圈是美国的北约盟国,报告呼吁英国、法国、加拿大军事力量进入印太地区。此外,报告还强调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三边军事合作机制”,即美、日、韩,美、日、澳,美、印、日。
自私自利,“印太战略”引起地区国家疑虑
未来,美军“印太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印太地区国家的支持配合。但从目前看,地区国家对美国战略的疑虑难除,参与动力不足,“印太战略”的推进将面临重重困难。
美战略意图不透明增加地区国家疑虑。报告中,美国虽然提出建立自由开放印度洋-太平洋的愿景,但通篇在渲染军事围堵,前后矛盾必然会使地区国家对美国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美国究竟是为和平与发展而来,还是为挑起地区矛盾而来?更何况,美国在欧亚大陆长期奉行“离岸平衡”战略,经常挑起欧亚大陆国家间的矛盾并从中渔利。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策动叙利亚颜色革命,不仅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民主和繁荣”,反而让中东地区遭受战乱。因此,地区国家对美仍存有疑心。
构建新安全秩序存在巨大不确定性风险。美国着力构建“俾斯麦式”的灵活多变安全网络,本身存在重大未知风险。换言之,美国的做法最终会促进地区安全稳定,还是带来地区动荡?在日前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表示,美国推行“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以本国地缘政治利益为出发点,破坏了东盟等相关机制解决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核心作用,对该地区发展会起反作用。
军费分摊或将成为战略落地的绊脚石。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战略,多次要求盟友和伙伴增加防务开支。虽然美代理防长沙纳汉表示美国在印太地区军费投入将从290亿美元增加至600亿美元,但对于如此庞大的战略计划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报告明确提出,美国希望盟国和伙伴与美国公平地分摊军费。这意味着盟国和伙伴要为战略的推进提升防务开支。但这一“希望”恐将撞上盟国、伙伴防务开支不足的“南墙”。
上图:在新加坡海域发生碰撞事故的美国海军“约翰·S·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