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记载,有一个叫周璕的人善于画龙,其画龙时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烘染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隐隐隆隆,诚足悦目”。对此,王应奎的评价是:“或谓画龙以云胜固为得之,第烘染太过,犹非大雅所尚耳。”
烘染是一种绘画技法,画家王颂余在《中国画技法述要》中如此描述:“一支蘸有墨或色的笔,涂在需要浓重的部分,随以另一支含有清水的笔,向需要浅的部分润开……”可见,烘染的目的在于突出“需要浓重的部分”,营造氛围效果。
烘染一词,也常被引申到绘画以外的领域。如,《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探春评价宝钗的诗:“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又如,杨朔在《秋风萧瑟》中写道:“那块写着‘天下第一关’著名的横匾就挂在箭楼高头,每个字都比笸箩还大,把这座关塞烘染得越发雄壮。”这两处“烘染”,都有烘托渲染之意,都是为了突出“需要浓重的部分”。
烘染本没有错,但凡事应有度。正如王应奎所说,如果“烘染太过”,就未必是好事了。绘画是如此,其它领域亦是如此,如果为了突出“需要浓重的部分”,而去刻意铺陈、过度造势,以至于“用力过猛”,非但不会达到原本的目的,还可能弄巧成拙。
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不乏这样一种人,就是喜欢“烘染太过”。他们但凡做了一点什么事情,就当成是“需要浓重的部分”,就想突出一下、强调一下,生怕别人不知道,生怕别人看轻了。他们使了一分的力气,就夸大成三分;做出三分的成绩,就鼓吹成十分。殊不知,这种“烘染太过”的做法,“犹非大雅所尚耳”。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大体是,越是自视过高、自以为是,越是夸耀自己的长处、显摆自己的成绩,就越会适得其反。的确,我们在现实中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引以为豪的“得意之笔”,往往成了“败笔”;有些人竭力打造的“工作亮点”,最终成了“污点”。这就是历史和实践的辩证法。
可见,一个人越是水平高、能力强、功劳大,越要懂得“矜功不立,虑愿不至”的道理,做到“已之虽有,其状若无;已之虽实,其容若虚”。唯其如此,才算做到了清醒明白、知己轻重,才算把握好为人处事的分寸感。
进而言之,只要自己有“硬实力”,就不必担心别人“不识货”。是金子,迟早是会发光的。《独醒杂志》记载:“东安一士人喜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老鼠画得好不好,猫比人更清楚。画中的鼠,被猫当成了真鼠,人们还能不知道画得好吗?这样的“鉴画”方法,比自我吹嘘画得多么好、多么真,不知高明多少倍。
近日,媒体报道了老兵张富清的事迹。这个立过“特等功”、获过“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称号的人,是很有理由“烘染”一下自己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的卓著功勋,妻子不知道,儿孙不知道,外人更不知道。直到2018年底,因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90多岁高龄的他拿出证书奖章,这才“意外出名”。但正是这种不愿自我“烘染”的人,一经走进人们的视线,就会永远留驻在人们的心里。
因此,与其费尽心思推销自己,不如尽好自己的本分、做好手头的工作,因为“好油要膏最里边”。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基层建设、人才培养、战斗力提升上,为强军兴军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根本无需“烘染”,也一定会得到官兵的认可,一定能经住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