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走近康西瓦


■孙振者

车子飞驰在新藏线上,我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两边景物不住地向后飞去。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没有树,没有水,浑黄一体。

正无聊之际,驾驶员突然伸手指向远处,兴奋地叫道:“前面就是康西瓦!”我连忙欠身,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康西瓦,一个一直在心里回响的名字。

读军校时,教员常常讲,在祖国西部边陲,有些地名是注定要承载动人故事的,如神仙湾、红柳滩、甜水海、狮泉河……当时,在我心底印刻最深的是康西瓦。

半个多世纪以前,一场边境自卫反击战在喀喇昆仑山打响,我军前指便设在康西瓦。战争结束后,前指撤离,留下83名烈士的遗体,后人便在这里修筑起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康西瓦烈士陵园。后来因公牺牲的军人也陆续葬在这里,截至如今,共有106位烈士长眠于此。

记得当时教员讲到这些时,声音变得虔诚,眼睛里也隐约闪着泪花,让我深受感染又心生向往。回到宿舍,我翻开地图,顺着219国道蜿蜒向南,找到了康西瓦。海拔47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并没有守墓人,但地图上仍标以居民点的图例标识。

那一刻,我距离康西瓦的直线距离为1220公里……

毕业后,我奔赴正在外地驻训的部队报到。机缘巧合,报到单位距离康西瓦并不远……这天,上级安排我带车去拉水。得知拉水路途中会经过康西瓦,我心中十分激动。

顺着驾驶员指引的方向望去,远处的山脚下,灰白的矮墙围了一个方圈,中间矗立着灰黑的纪念碑。在周边灰黄的山体映衬下,它孤零零地坐落在那里——这就是康西瓦烈士陵园!

“康西瓦是个很神奇的地方,附近的驻军不管是谁,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康西瓦向烈士报到,还自觉地定期过来汇报工作,都形成传统了。”驾驶员打开话匣子,讲起了关于康西瓦的神奇传说,让我感受到行走在新藏线的军人对这片土地满怀的崇敬之情。

我问:“咱们距离烈士陵园有多远?”

“不到2公里吧!”

不到2公里!我觉得我能触摸到大山主人的心跳!

任务在身,无法停车祭拜,驾驶员按响长长的鸣笛,向先烈表达敬意。我也举起右手,缓缓行了个军礼。

部队结束任务,转移前,上级指示,全体将士祭拜陵园,向先烈们告别。

数百人的方阵在陵园纪念碑前整齐肃立,阵阵的高原风吹来,仿佛低沉的哀乐。

我抬头仰望纪念碑。碑高约10米,上面铁画银钩了13个红色繁体大字:保卫祖国边疆的烈士永垂不朽!烈士的坟茔在其后成行成列……终于置身这片仰望已久的精神高地,我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不需要任何庄重的仪式,也不需要铺陈他们的事迹。当你面对他们时,有种感动就像山对面的喀拉喀什河一样在心中静静流淌。

每一座烈士墓前都立着一块灰色墓碑,刻有烈士姓名、生前单位、生卒年月以及籍贯。绝大多数烈士牺牲时只有20岁左右,硝烟与战火将他们的芳华永远定格,并在祖国的西线坚定地绽放……

正在缅怀之际,身后传来两声汽笛。回头一看:另一支部队长长的车队正缓缓经过,他们也在通过鸣笛的方式告祭烈士在天之灵。顷刻间,千车齐鸣,此起彼伏的汽笛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哪一个军人能抵得住这样的场面?泪水早就模糊了我的双眼,再看烈士时,他们分明就站在那里,背靠喀喇昆仑山,俯视喀拉喀什河,紧握手中钢枪,等待着祖国一声召唤……

一阵强劲的高原风吹来,那风声由远及近,似战马嘶鸣,似利剑出鞘,更似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呐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