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海军遂宁舰舰长杨彦斌——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本报记者  王社兴 通讯员  潘小员 左 睿 吴浩宇

海军遂宁舰舰长杨彦斌
海军遂宁舰驰骋在祖国的海疆。 万松涛摄

往前推10年,没有人会想象得到,杨彦斌会如此幸福幸运——那么多的好事,他都能在最好的年华里一一遇见。

个子不高,不算帅,头发短短的,站在广州街头,一点儿不起眼。这是当时的大学生李柯对他的第一印象。李柯后来成了他的妻子。她说:“当时他身上那种军人气质,一眼就看得出来。”

时光就像一位魔术师,让杨彦斌在最好的年华有那么多遇见——

遇见爱情在最好的年华。第一次遇到李柯时,杨彦斌24岁,是某导弹快艇大队的参谋,正是“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当时的李柯,不到21岁,是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的在读大学生,年轻、美丽、热情,充满活力。

遇见梦想在最好的年华。上军校第二年,“大舰梦”的种子像一块滚烫的铁,“烙”得他整夜睡不着觉。10年后,他在舰长“海选”中脱颖而出,成为轻型护卫舰遂宁舰的首任舰长,向着实现梦想迈出了大大一步。那一年,他33岁。

在杨彦斌看来,人生的幸福,就是遇见一个时代。他说:“幸福很多时候就是人与时代的缘分。我,碰巧遇见了这样的时代。”

我是遂宁的护“宝”人

遂宁在哪里?

就任遂宁舰实习舰长后,杨彦斌铺开一张地图,手指在地图上缓缓滑动,试图触摸成都平原上那座发展势头强劲、文化积淀厚重的城市。有时他会想,如果没有来到这艘舰上,他和这座城市会不会永远无缘相见。

遂宁舰什么样?

差不多也在那段时间,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的遂宁市,市领导也在一张地图上寻找,揣测着遂宁舰的模样,判断着它的航迹。

深V、长桥楼船型,适航性好、舰体空间较大,采用隐身设计,上层建筑内倾、船体外飘……舰的结构、脾性、优长,如今,杨彦斌烂熟于心。像官兵说的那样,“他现在熟悉遂宁舰的程度,远超过熟悉自己的身体”。

这究竟是一艘什么样的舰?刚上舰时,杨彦斌也很疑惑。个头不大,却是我国海军遂行近海防御任务的全新装备。试验试航、导弹实射、巡逻反潜……两年多朝夕相处,随着对这艘舰深入了解,杨彦斌越来越有底气。

“名副其实的多面手。”这是舰炮班长杨铭贞给出的评语。和很多战士一样,他有许多与遂宁舰的同框合影,“身处编队,它机警灵敏。独自出海,它不怒自威。”

长长的码头上,这边是银灰色的遂宁舰,那边是迷彩色的某型导弹艇。数百米距离,两代舰艇,很近又很远。

在这里,杨彦斌经历了近年来濒海护卫力量从艇到舰演进的过程。遂宁舰驶进港口的那一刻,他充满骄傲与自豪,瞬间想起父亲以前说过的话:富户人家农具多。

武器装备自然不能和农具画等号,但其发展规律并无二致。“富有,越富越有。穷对付,越穷越对付。”

从艇到舰,由小到大,不仅意味着武器装备的换代与更替,更代表着作战能力的拓展与延伸。从护卫舰到轻型护卫舰,由大到小,不仅意味着护卫舰类型增加、更加灵活,更意味着护卫力量之间分工更细、衔接更好。

“这绝不是吨位的简单加减,而是由鲲向鹏的转变。” 他说,遂宁舰舞台很大,大得可以在大吨位驱护舰走向远海大洋后,能够挺身而出,守护“蓝色庭院”。

改变何止这些?杨彦斌走出军校大门的那一年,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号刚结束海上漂泊,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向大连进发。现在,中国已完成航母从“用起来”到“造起来”的跨越,辽宁舰已入役6年多,国产首艘航母海试紧锣密鼓。中国“舰谱”正不断完善。

这一切的背后,是国家实力的提升、体系化的发展和更加精细的分工。

“我是遂宁的护‘宝’人。”上次说这句话是在年初,他以特邀代表身份在遂宁市参加七届人大五次会议。

杨彦斌有足够信心说这句话。因为,2018年,他带领全舰在入列仅一年的情况下,在海军组织的两次比武竞赛中勇夺三项第一,荣立了第一个三等功。在南海海域,遂宁舰与其他舰艇组成方阵,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海上检阅。

“既然是护‘宝’人,就不能让其受损,从舰体到荣誉。”

想起前年8月台风“天鸽”过境的情景,该舰帆缆班长李启心有余悸。14级台风,楼摇树断,风掀浪翻,能见度不足50米。

“像这样的险情今后会很多,护舰是我们的基本职责。” 杨彦斌说。最危险的时候,地方失控船舶距离战舰只有十几米远。他果断指挥应对,化解了险情。

基础工作做到极致,平凡就会转化为非凡。平时操演中,对接受能力较弱的战士,杨彦斌很用心,动作不熟练、课目不达标就不罢休。

他相信,官兵们也相信:真正的奋斗者,其每一滴汗水都有方向,每一滴都指向更高荣誉。

青春就是一种资本

按杨彦斌的说法,遂宁舰有两个生日。一个在2016年,它正式下水。另一个在2017年,它正式入列。

无论从哪个生日算,遂宁舰都是一艘名副其实的青春之舰。

青春之舰遇见的也是一群年轻的舰员。这群年轻舰员开始时对遂宁舰的认知都是“0”。很多人会认为“0”很轻,杨彦斌却说,“0”很重,而且是那种前所未有的重。

从“0”出发,需要勇气,更需要格局。杨彦斌当时的动员词很短。他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我们要用青春对碰青春,早日让战舰驰骋在蓝水之上。”

赶路是必须的,而且这是一次不断加速的赶路。杨彦斌说,为打造“种子舰”,他要带着大家体验一下“高考冲刺”的感觉。

新舰员是海选出来的精兵强将,底子显然不差。但是,现在的要求是:从“0”分快速提升到“100”分,而且没有太多时间。

非常时期须用非常思维。他决定给全体官兵“加料”。除集中培训大餐外,天天提供“餐前甜点”。

“餐前甜点”听着诱人,真正享用起来有点“酸”。因为,“杨舰长提问的,往往是易忽视的知识点。”“餐前甜点”其实是互助帮学,你问我答,实时抽考相关专业知识。

这期间,杨彦斌既当陪练,也当学员。就在官兵由“快被逼疯”到“完全习惯”这一模式的时候,考核结束了。全舰官兵个个过关。

“‘种子舰’官兵要能看得出来。”杨彦斌对这一要求还有补充,“无论是从成绩、作风,还是从观念。”

从“0”出发,曾让一些舰员有点心怯气短。有的人还自我安慰:“单位刚组建,前一两次考不好可以理解。”

杨彦斌想发火,后来一想忍住了。“精兵至上、勇争第一”的“舰训”他没有讲清楚,这次是自己的责任。在后来很多公开场合,他都说类似的话,“作为单位首舰,遂宁舰没有历史。但它的‘过去’必须从一开始就辉煌。它辉煌的‘过去’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肩上,由我们现在来书写。”

“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和牙无关。”这句话外人不懂,遂宁舰的骨干懂。意思就是:想方设法,全力拿下。

全训考核是官兵要过的最难关口。每天,杨彦斌都会提醒大家,距哪类课目“考试”还有几天。官兵也给自己加油:“拼了,决胜就在今天。”

手一抹一甩就是一把汗。杨彦斌奋斗的姿势不算帅,但奋斗出的成绩“很帅”:从遂宁舰接装到全训考核合格,他们只用了两年多。期间,还为后续舰艇输送了9名干部、36名士兵骨干。

青春真的是一种资本。高强度对撞带来的是令人欣慰的收获。

各种荣誉蜂拥而至,集体三等功、战区海军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练兵备战先进单位、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

杨彦斌也被海军评为海上阅兵先进个人,被南部战区海军评为转型精英先进个人、练兵备战先进个人、正规化管理先进个人。

“‘种子舰’就是‘种子舰’。”这是别人带着佩服的点赞,也是杨彦斌渴望达到的境界。

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担当

真正看重的东西,往往不放在保险柜,而是藏在心底。

比如一枚戒指。杨彦斌不知道那枚戒指长什么样,但他一直没忘。从两人确定关系那天起,他就想给李柯买枚戒指。

各种原因,一次次错过。结婚前,他下了决心,一定要买。但是,又没买成。因为他们贷款买了房。当时,他就对自己讲:“你欠李柯一个戒指。”

还完房贷的第二年,他对妻子说,咱去买戒指吧。李柯却不想买了。她对他说:“有你就好。”不知不觉,从确定关系到那时,时间已过去了12年。

李柯对记者说:“心中许下的也认账,他这个人就这样。” 李柯也许没好意思表现出来,比如幸福满满地夸一句:这是他对爱的担当。

杨彦斌说,想对一个兵道歉,但至今欠着。

任某型导弹艇艇长时,一名战士被再次发现违规使用手机。当着大家面,他把这名战士的手机扔进海里。

“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战友提醒他。杨彦斌心头一紧,然后又一松,“与顾惜自己的羽毛相比,我选择爱惜官兵的生命。”

在他心底,平时严格要求,战时官兵才能建功而不会为对手创造立功的机会。这才是对官兵真正的爱惜。

被他扔掉手机的战士叫房凯,因为体能不过关,原本准备过两年走人。他没想到,会和杨彦斌产生那么多交集。

在杨彦斌监督下跑步、关注下进步,他成功“逆袭”,被选取为士官,担任了某单位舱段班班长。

前不久,杨彦斌指挥遂宁舰停靠某码头,房凯专程赶来致谢。他说,“没有当初杨艇长的严厉,就没有我的今天。”

那天,杨彦斌想对房凯道声歉,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战士眼里的杨彦斌是严厉的。官兵上下舰未向舰上旗帜敬礼,不行。地板上有污渍,不行。装备使用后不及时保养,绝对不行。这,是他对所热爱的海军事业的担当。

杨彦斌内心的柔软,平时很少表露。2016年8月的最后一天,是他离开导弹艇的日子。此后,他将就任遂宁舰舰长。在艇长室,他轻轻掩上门,对着镜子仔细整理军容。然后,对着导弹艇郑重地敬了个军礼。

有爱的军人是刚强的。对祖国母亲的爱、对大好河山的爱、对第二故乡的爱、对妻儿老小的爱……汇聚起来就是爱的海洋。

杨彦斌很庆幸有这样的“海洋”托举自己。他说,有时还会做那个梦:指挥着一艘大舰,与无数战舰一起,劈波斩浪,驶往深蓝,驶向更加辽阔的远方。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