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了下连后短暂停留的营区,奔向火热的野外驻训场。新兵在驻训初期又将产生哪些“第二适应期”的“心”问题?近日,第79集团军某旅结合部队野外驻训实际,走进新兵内心精准把脉、对症下药,让他们带着“阳光心情”投入到驻训生活。
自悟还是吐露?我该如何答好融入的难题?
【心语说吧】马春昊 来到驻训场,我对“菜鸟”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下连第一站就在驻训场,呼啸的海风把帐篷刮得“摇摇欲坠”,昼夜温差大的离谱……我还没来得及打“预防针”、听“传家宝”,一切都得自己去摸索,很是苦恼。
【问诊“心电图”】与往年12月份下连的新兵相比,这批新兵下连即驻训,由于之前他们与连队老兵交流少,缺少“引路者”,对驻训的相关情况知之甚少,凡事均要“摸着石头过河”,难免引发心理上的焦虑。有的新老兵之间缺乏足够的默契,一旦在班组协同训练中出现配合不到位的情况,也容易产生失落心理。
【愈心招法】新兵要敞开心扉,主动通过语言交流拉近心理距离。平常可以多留心老兵在聊啥、关心啥,找到共鸣,想表达什么就大胆说出来;主动找班长骨干交流思想,有问题及时交流,不懂就问,解开疑惑,打开心结。
连队要搞好针对性教育,及时讲清部队野外驻训的意义、要求和计划,让新兵预先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开展团训活动,新老兵协作完成任务,在互帮互助、渐生默契中升华战友情谊,消除新兵对老兵的“畏惧感”“陌生感”。骨干也要挖掘新兵特长,帮助他们找到自信。
消极还是积极?我该如何卸下畏难的包袱?
【心语说吧】李惟一 刚下到连队,第一次参加野外武装5公里训练,首遇“土路版”跑道的我便遭遇“滑铁卢”,由于发力过猛,中途崴伤了脚;第一次在野外进行专业训练,海风骤起、黄沙飞扬,不一会儿,我就 “蓬头垢面”,脸上还有被细沙划破的小口子。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我打起了“退堂鼓”。
【问诊“心电图”】在野外驻训场,无论是组训模式、宿营部署,还是生活保障、野外管理,都带着实战要求。新兵训练期间开展的操场化训练,无论是强度还是条件,都不能与野外驻训相提并论。野外驻训作为他们感受部队野外训练的第一站,训练强度难度变大,工作标准要求增高,容易让他们产生畏难心理。
【愈心招法】军营不是舒舒服服的享乐场所,从夏练三伏到冬练三九;从遇山开路到遇水架桥;从抢险救灾到战天斗地;都是军人必备技能。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首先要端正心态。只有在心理认知上,把野外驻训当做一块磨刀石,不断接受磨练与考验,才能锻造出利剑。
连队要加强教育疏导,做好正面教育,改善新兵心理状态,增强新兵抗压能力。在开展训练过程中,要坚持“摸清底数、循序渐进、老兵帮带”的原则,不开“大锅灶”,不搞“一锅炖”。也可以区分新兵能力素质层级,进行“私人定制”式训练,防止过快过急的情况,让新兵在训练中逐渐建立自信。还要发挥好老兵的引导作用,让老兵走上讲台,分享当初自己的“心路历程”,助力新兵化解“心结”。
证明还是正名?我该如何释放能量、施展才华?
【心语说吧】姚成军 经过3个月的新兵专业训练,我自认为专业素养已经“羽翼渐丰”,可连队却对我们不放心。每次训练展开前,连长都会强调新兵在训练中的注意事项,生怕我们出差错。训练中每名新兵都有特定的老兵帮带,老兵讲解事无巨细,虽然他们认真负责,但没听多久我就不耐烦了。在层层“庇护”下,感觉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
【问诊“心电图”】下连即驻训,连队对新兵的专业水平还不清楚,采取相对保守的组训模式无可厚非,这也是对新兵负责的一种体现。而部分新兵满怀期待,准备凭借在新训期间训练的成果大展拳脚。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连队“不放手”和新兵“想表现”的矛盾。时间一长,新兵认知的偏差会使其产生失落感,出现消极情绪,消减工作干劲。
【愈心招法】当出现这种状况时,新兵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虽然经过3个月的新兵专业训练,自身的专业素养有了一定基础,但也不能小进即满,而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欠缺的地方。与连队老兵相比,新兵还缺少基地化演习、大项比武的历练,实战背景下的班组协同训练也相对生疏,仍需谦虚谨慎、蓄力学习。面对连队的叮咛、嘱咐,更要转变态度、积极参训,在向连队证明自身实力的同时,更是在为自己正名。
连队也要及时摸清新兵训练基础,对底子薄的新兵重点帮带,帮助他们制订成长“路线图”;对基础好的新兵,可以坚持大胆使用与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搭建舞台,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充分释放他们参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