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老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

——与张富清老部队新疆军区某团官兵一席谈


■唐继光 董云杰 本报记者 柴 华 安普忠

近日,该团政委王英涛(左)代表全团官兵赴来凤县看望张富清老前辈。 别  增摄
该团官兵苦练本领,矢志打赢。 马振超摄

霭霭暮色中,新疆军区某团全团官兵整齐列队,迎接一支队伍的凯旋。

官兵欢迎的队列,从营区大门口一直延伸到主楼前的赭红色团史碑,碑上“三五九旅是模范”七个金色毛体大字,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这一次,它又将见证一群勇士的归来。踏着全团官兵如潮的掌声,这群身披“精武标兵”绶带的士兵,来到团史碑前合影留念。在不久前结束的陆军“轻突奇兵-2019”比武中,他们夺得了步兵战斗小组第五名和第七名,分列新疆军区参赛小组的前两名,在夜间自动步枪射击单项课目较量中还获得了陆军第一名。

这并不是该团近些年在各项比武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但由于按赛事要求,参赛选手并非团里优中选优的尖子队员,而是随机抽组的普通战士,佳绩因此显得尤为来之不易,也让现场致辞的团政委王英涛有些激动。

“咱们团的前身359旅718团,抗战时期也叫‘平山团’,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这个称号就是当年老前辈在抗日战场打出来的。这次大家有幸被抽中作为代表参赛,取得好成绩,充分展现了我们‘三猛’勇士的作风。而且,二连作为老英雄张富清的老连队,参赛队员在这次比武中取得的名次最多,就像老英雄那样,坚决听党的话,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没有给老英雄丢人!”

“虽然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我们无法体会,但英勇无畏、坚韧顽强的战斗精神是一脉相传的”

站在团史碑前,团政委的话,让身披绶带的一营二连二班班长李君笑的呼吸有些加快。

2月底,张富清老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他们团的官兵发现,老英雄从军时所在的359旅718团,正是该团前身部队。几天后,李君笑在参加这次比武前的集训时,得知老英雄的老连队就是他所在的二连。这让他倍感骄傲,但压力似乎又重了一分。

2015年入伍的李君笑,和同组的两名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大型比武。当指导员告诉他,他们被抽中参加步兵战斗小组比赛时,他的第一反应是紧张。毕竟,平日里他的训练水平在连队算不上最优秀,两名队友,一个同年兵,一个二年兵,能力还稍逊于他。

可李君笑知道他们背负的期望。参加比武,他们代表的是这支拥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红军团,代表的是二连。在二连的连史馆里,最醒目的几个大字“英勇善战模范连”,是二连的前身部队359旅718团2营6连,在1948年的壶梯山战斗中表现英勇而获称的。那场战役,作为突击组员的张富清,炸掉了敌军的暗堡,第一次荣立一等功。

“我回过头一想,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必须好好训练,带点什么回来。我们只有为英雄团队争光的义务,不能给他们抹黑。”李君笑说。

一连班长张三虎作为教练员,是亲眼看着他们三人在为期2个月的集训中如何淬炼成钢的。“训练中的艰辛就不用说了,我最感动的是他们意志上的胜利。其实集训时李君笑的痔疮就犯了,比赛时因气候不适,症状更加严重,可李君笑就是到卫生队要来高锰酸钾冲洗了一下,硬是坚持到了比赛结束。”

李君笑有些不好意思。他觉得,队友黎安康比他更不容易。“黎安康有腰肌劳损,2个月的集训中一直是强忍着疼痛和我们训练,他说不想拖大家的后腿。”

此前曾多次代表团队参加比武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张三虎,很明白李君笑他们备战参赛时的那种心境。“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传承究竟靠什么?靠的是日常教育的熏陶和大项任务的历练,尤其是参加大项任务,一喊出口号、喊出团训,那股豪气涌上来,真的是眼睛都红了,为使命而生、为荣誉而战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也就能领悟到那些英模前辈为什么会去冲锋陷阵。”

李君笑对此深有体会。他们团是“三猛”精神的传人。1948年2月的宜瓦战役中,718团对国民党整编第61旅实施猛烈突击,一举突破敌防御系统,并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勇猛追击,全歼敌军,被2纵授予“猛打、猛冲、猛追”荣誉称号。张富清就是在那场战役结束后加入了解放军,至此全团官兵始终发扬着“三猛”战斗精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张富清老英雄奋勇杀敌的事迹,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遥远。虽然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我们无法体会,但英勇无畏、坚韧顽强的战斗精神是一脉相传的。”比武开始前,李君笑小组三人一起大声喊出“三猛”口号相互激励:“猛打敢担当,猛冲不畏惧,猛追夺胜利!”最终,在9个竞赛课目、连续23个小时的角逐中,李君笑小组和二连另一个参赛小组分别夺得陆军第五名和第七名。

就在李君笑他们归队的那天上午,二连四班官兵和张富清老人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四班班长刘明鹏把二连这次取得的好成绩给老英雄做了汇报。屏幕那一端,老人听完后咧着嘴开心地笑了,情不自禁地朝他们竖起大拇指。

“好!很好!”

“从团史馆里一段段光荣历史的记载里,从回团探访老兵的讲述中,从张富清老前辈的英雄事迹里,我看到的都是‘忠诚’和‘奉献’”

了解到张富清老英雄的事迹后,该团宣传股长帕力哈提觉得并不陌生。

在该团营区大门口左侧,挺立着一座明显带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风格的旧式大礼堂,方正、朴素、庄重。尽管这座老礼堂如今看来已“不合时宜”,但当年这是该团驻地的第一座大礼堂。

这几年,帕力哈提接待过很多回团探访的老兵。看到大礼堂,睹物思景,他们都会深情回忆起当年修建大礼堂的场景。

1949年2月,359旅整编为第一野战军1兵团2军5师,于10月开始解放新疆的大进军。官兵进驻新疆后,遵照毛主席“你们到新疆的主要任务是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的指示,大力弘扬359旅的南泥湾精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广大指战员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用节约下来的军费作资金,兴建了钢铁厂、纺织厂、发电厂、煤矿等厂矿企业。

“1962年,为解决官兵长期露天进行教育集会的问题,团党委决定自建礼堂。”老兵告诉帕力哈提,当年全团官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烧砖、伐木,家属义务缝制幕布,花了两年时间建成礼堂。

帕力哈提记得“雷锋式战士”彭义全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该团支援修建独库公路,一个战士挂在悬崖上用力打炮眼,累到不知不觉晕死过去。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把白床单都蒙到他脸上。谁知一口气缓过来,他又醒了,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去施工。

“从团史馆里一段段光荣历史的记载里,从回团探访老兵的讲述中,从张富清老前辈的英雄事迹里,我看到的都是‘忠诚’和‘奉献’。就像张富清老前辈说的那样,坚决听党的话,党叫做啥就做啥。”

帕力哈提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我从一个汉语都说不好的维吾尔族青年,到战士提干,到成为党代表,一路都是在团里成长起来的。”帕力哈提的外公和母亲都是党员,从小外公常给他讲共产党如何带领他们翻身过上好日子,入伍前母亲对他的嘱托,也是“听党话、跟党走,人生才会有出路”。

但直到来了部队,帕力哈提才对共产党员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连队每次有了急难险重任务,都是党员冲在最前面。比如说在高原驻训,过河时车坏了,最先跳到冰冷河水里去推车的,一定是党员,之后战士们就会跟着跳下去。”帕力哈提说,“所以,我们给战士宣讲党的政策和传统,讲得再好,也要让他们看到党员是如何在实际行动中履职尽责,如何在军事训练和维稳执勤中践行使命担当。这样,他们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信念就会更加坚定。”

该团团史馆里,陈列着一张已经泛黄的节目单,第7个节目被标注出来:小合唱,《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1964年,该团业余演出队赴北京参加全军文艺汇演,一举唱响此曲,自此这首歌曲开始传遍大江南北,久唱不衰。

“前不久,我们找到了那次汇演的老片子,计划用现代手段翻拍一下,让如今的官兵能重温经典,唱响经典,指引大家像歌词中唱的那样,像张富清老英雄一辈子践行的那样,永远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军人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我们可以吃苦,可以坚持去吃苦;可以奉献,可以坚持去奉献。这源自这身军装赋予我们的信念和责任,源自英模前辈和官兵的代代相传”

眼看着凯旋的战友迈着齐整的步伐向营区走来,站在欢迎队列里的机枪连战士刘亮,把手掌都拍红了。

刘亮是个军迷,从小崇尚军人,崇尚英雄。高三备考最忙的那段时间,他还在翻看有关抗美援朝的书籍,品味战争的惨烈残酷和中国军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高中毕业时,他报考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却因为视力问题没能如愿。不甘心的他选择了一所和大连舰艇学院“听上去很像”的地方院校,大连海事大学。

“上了大学得知大学生可以参军入伍,我又动了当兵的心思。”2017年,大连海事大学大学生征兵共有7个赴新疆的名额,被最先来应征的同学“一抢而光”。

“我明白大家的想法,既然去当兵,就想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练一下。”

来新疆之前,刘亮自认为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到了军营,他还是强烈感受到现实的“骨感”。

“我想过军营生活不会时刻都像征兵宣传片里那样热血沸腾,但没想过‘直线加方块’的生活会日复一日的重复下去。”

但刘亮还是想留在军营,他正准备报考陆军工程大学。

“这两种想法并不矛盾。有人说,大学生来当兵,多少都有些理想情怀。我以为,军人的价值就在于牺牲奉献,我们可能会长久地重复一种生活,就是为了等待那一次任务的出现,为了在那个时刻能第一时间冲到最前面去。”

新兵下连时,刘亮和新战友刚到团里,发现很多门上都贴着封条。一打听,老兵们上高原轮训了。“新兵班长给我们讲高原上有多苦,一个连的兄弟刚卸车准备搭帐篷,就接到命令要去执行一项任务,他们直接背起背囊负重急行军,在任务地点坚持了十几天,一度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选择了喝尿。”

那种场景,刘亮想象不出来。今年年初,结束高原轮训的一批老兵回营,“他们从卡车上下来,裹着布满尘土的军大衣,嘴唇干裂,指甲凹陷,黝黑的脸上泛着高原红,像野人一样。”但那一刻,刘亮觉得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光芒。

“没当兵之前,尽管看过一些书籍和影视剧,军人在我心中还是有些神秘。但到了部队,我发现军人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我们可以吃苦,可以坚持去吃苦;可以奉献,可以坚持去奉献。这源自这身军装赋予我们的信念和责任,源自英模前辈和官兵的代代相传。我想,张富清老英雄就是抱着这种信念和责任,才会在后半生不改军人本色,甘于隐姓埋名,无私奉献。”刘亮若有所思。

“你认为张富清老人离你们遥远吗?”

“不远,他就是我们团的老前辈。”

“但精神和境界上呢?”记者抛去最后一个问题。

“老英雄高尚的精神境界,我们目前当然还无法企及,但这也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一直以来,这就是部队的光荣传统,向英模学习,向优秀的人学习,只要努力不断向他们靠近,我们就会变得更加优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