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中部战区陆军某防空团导弹营营部楼道灯泡坏了,一名战士取出修理工具,很快更换完毕。“要在以前,即便换个灯泡这样的小事,也要由连队逐级上报到营房股,机关审批后派人过来才能换。”该营教导员赵志广感慨地说。
说起这事,该团营房股股长赖超也很无奈。基层报批忙,机关审批也忙,他和同事几乎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重管理轻服务,就会出现把权力攥在手心的现象。”赖超回忆说,那段时间,团党委专门抽调部分机关干部到营连蹲点,着重破解类似难题。很快,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主动放权,把可由基层行使的权力交给营连,为每个连队配发包含各类基本工具的修理柜;二是主动服务,为基层培养一批兼职水工、电工、木工。实践证明,既放权又服务,让基层和机关同时减轻了负担。
然而,放权与服务谈何容易?“当时,有人提出异议,让基层官兵自主维修,出现安全问题谁来负责?修理工具丢失或是损耗怎么办?”该团政治处主任甄红亮说,换灯泡并不复杂,但如果机关不敢扛事、不愿做事,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简单的问题就会变复杂。
甄红亮举了一个例子:有段时间,一说要加强手机管理,就搞层层审批。军务部门要管手机,保卫部门也要管手机,还需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机关总是怕官兵使用手机出事,仿佛领导画个圈、业务部门签个字、基层写了承诺书,就心里有底了。如今,他们进一步规范手机管理,在安全、保密、守纪的前提下,给连队更大自主管理权。
机关放权,并不意味着推诿责任。以往官兵训练结束后想使用理疗仪,得去卫生队;营连想为哨兵配备微波炉加热饭菜,需要向保障部门申请报批……如今,机关各部门主动把办公室“搬进”连队,进班排解兵忧。他们从实际需求出发,为每个连队建立“暖心屋”,不仅配备理疗仪和微波炉,还配发理发工具、熨衣板、小药箱等常用品。
记者在该团机关楼看到,大厅显示屏显示着今年机关服务基层的50多件实事,大到“翻修训练场”,小到“为家属院提供婴儿床”,每一件事都拉单列表,并一一注明完成期限。在前不久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官兵对当前减负工作的满意率高达90%。
采访手记
■李力迪
“脱鞋下田”找准减负“痛点”
只有走进营连贴近官兵,才能了解基层的难处,听到真实的呼声。“脱鞋下田”,转变作风,唯有时刻警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侵蚀,才能摸准官兵需求,找准基层减负“痛点”。
服务基层不是一句空话,机关要舍得放权,不要事事都让基层报批,应该给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机关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要信任基层,过多过滥的责任状其实就是推卸责任;机关不能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做好统筹协调,避免基层官兵为了办事“跑断腿”。
从源头上纠治“五多”干扰,机关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规划整体建设。同时,基层松了绑、释放了活力,官兵练兵备战的劲头才能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