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在哪里,科研的准星就瞄向哪里。陆军装甲兵学院副教授单东升——

埋首攻关,十年磨一剑


■本报特约记者 吴继宏 记 者 徐小龙 通讯员 许乾坤

主人公心语:研战教战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掺不得半点水分,一刻也不能分心走神。——单东升

初夏时节,桂中某靶场草木繁茂,一辆快速行驶的步兵战车正向远处靶标开火。观察地域,陆军装甲兵学院副教授单东升手握望远镜,仔细判断弹着点。

十年心血,一朝结晶。步兵战车在运动中射击精准度不高,这个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单东升一盯就是10余年。这次,他不远千里来到靶场,正是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钻研的破解之法。

“容易上手,还打得准!”刚跳下战车的炮手陈荣,对新的火控系统竖起大拇指。

成功源于漫漫求索。很多年前一次观摩演习时,一名步兵战车射手错失战机后发出“能跑着打就好了”的感叹,给当时还是军校学员的单东升留下深刻的印象。

“官兵的期盼,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1990年,留校任教的单东升将科研准星瞄向了这一课题。然而,解决思路一次次提出,又一次次被推翻。直到2008年的一天,在给学员上火控原理课时,单东升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灵光乍现,源于厚积薄发。火控理论一直是单东升关注的重点领域,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二年,他就凭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曾赴俄留学的单东升,在20余年的课堂教学和国内外火控对比研究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步兵战车运动中射击,国外也没有找到低成本方案,凭一己之力能否啃下这块硬骨头?单东升毅然踏上漫漫闯关路。

“走别人从没走过的路,太难!”仅为验证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单东升就在院校和科研所之间跑了3年。2014年,项目进入原理样机试验阶段,他再次陷入困境。为此,单东升苦苦思索各种影响因素,反复对照坦克、步兵战车参数指标,深入研究论证,历经半年终于找到症结所在。

闯关路很艰难,但单东升走得很坚实。寒来暑往,他铆在试验一线,从原理验证到工程实践,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夏天气温高,测试仪器有时会因车内温度过高失灵,他为了一个数据,钻进战车一待就是4个多小时。

2015年深秋,摸底打靶试验,不同车速下15发14中的骄人成绩,让在场官兵欢呼雀跃。

“阶段性成果可以先报奖,不要错失个人发展机会……”有人委婉相劝。单东升不为所动,继续一行一行地埋头写代码,风雨无阻地“泡”在试验场。

2018年,系统成功通过定型鉴定试验,填补该领域多项空白。一线部队战术教员反馈,系统有效提升了步兵战车的射击精度、稳定性与战场生存能力。

“强军兴军的路上,我只迈出了一小步,要走的路还很长。”面对成绩,单东升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转身又投入某型空降步兵战车的改造攻关中……

左上图:单东升在步兵战车内监测试验数据。许乾坤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