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一种牵挂跨越时空,一种情怀直抵人心。
“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5月20日至22日,习主席到江西考察。他强调,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再加把劲,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语短情长,寄慨遥深,为老区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信心与力量。
民心连着军心,革命军人更能体会民之重、民之亲、民之盼。红土地上,广大官兵以实干精神反哺老区,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放眼老区,一座座“饮水思源”纪念碑,一条条“流金淌银”的致富路,一束束飞架山乡的“光明线”,见证着子弟兵为民谋幸福的牺牲与奉献……
“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1934年10月,瑟瑟秋风中,中央红军准备渡过于都河,开始战略转移。而当时的于都河上却没有一座桥!
面对600多米宽的河面和湍急的水流,于都人民用800多条大小船只,或架浮桥,或作摆渡,送红军过河。缺少木板,人们就将家中的门板和床板等贡献了出来,有位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寿材也捐了出来,在于都县60里长的河段上架起了5座浮桥。据《中国共产党历史》记载:“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是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的生动体现。
老区人民为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于都人民送红军过河的故事仅是一个缩影。以赣南革命老区为例,据统计,革命战争年代,当地共有33万多人参加了红军,60万人支前参战,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以上赣南籍烈士,从这里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90多年来,军旗跟着党旗打江山、守江山,在艰苦卓绝中改变了民族命运,创造了历史辉煌。可以说,正是根植老区沃土,我们的事业才枝繁叶茂、树高参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老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老区建设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一些老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老区还有数量不少的农村贫困人口。
时间在往前走,但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换句话说,树高千尺也不能忘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一直以来,习主席情牵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聚精会神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植根红土地,永不忘初心。“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种与人民群众的天然亲近感,正是广大官兵真心为民的原动力。多年来,人民子弟兵积极作为,以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实干精神反哺老区,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大别山区,一份份“八一助学金”,为近百名学子圆了大学梦;赣南老区,“红+绿”特色旅游线路,助力800多户贫困户脱贫摘帽;沂蒙老区,一处处“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孩子们的温暖港湾……河流不息,讲述着红土地上的鱼水故事;松柏挺拔,见证着老区一草一木的变化。
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行进在老区脱贫攻坚战场,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在发生。从“熬日子”到“过日子”再到“奔日子”,万千老区群众昂扬斗志,斩断穷根,汇聚成推动发展进步的澎湃力量。如今,我国的脱贫攻坚行动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今年全国两会上,习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新的进军号令,为打赢这场硬仗注入强大信心与力量。
“宁愿苦战,不愿苦熬”,这幅写在先辈们战斗过的红土地上的标语,彰显了老区军民继承革命精神、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我们相信,有广大军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斗志,老区一定能取得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脱贫成效,老区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