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形成了4大类26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举措和合作成果——

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高祖贵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主席日前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为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加强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提供了重要指引。本次大会形成了4大类26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举措和合作成果。

坚持和而不同,维护文明多样性。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生活在不同种族、肤色、文化、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共同创造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不同文明汇聚交融,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谱写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史诗。多彩繁荣的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得到发展。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见证着先人们交流往来、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史。我们应当把文明的多样性转化为扩大交流合作的动力,推动不同文明加强交流沟通。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强文明对话交流。文明是平等的,平等是交流互鉴的前提。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都是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交融中演化成今天的形态。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只有秉持平等和尊重,克服傲慢与偏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才能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也只有超越非输即赢的零和博弈思维,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各种文明才能绵延不绝,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才能变得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坚持包容互鉴,促进文明发展繁荣。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要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更需要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坚持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发展又一次站在了重大抉择的十字路口,既充满希望,又面临多种全球性挑战。中国以高度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提出了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多项主张,表达了愿同各国一道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愿望和诚意。这必将极大地推动亚洲不同文明加强交流沟通,增强亚洲文化自信,促进亚洲协作互信,夯实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