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新的理论概括、新的战略安排,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带领全军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党的军事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

围绕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判断,为推进强军事业确立了新的客观基点

习主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同样要把握一个客观基点,即世情国情军情。

习主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关于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波折,国际战略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竞争更加激烈。从国情看,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现在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同各种敌对势力的斗争就越激烈。从军情看,国际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加速推进,我军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变革,已经成为诸军兵种联合的强大军队,成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同时,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军打信息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指挥信息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综合分析,新时代我国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安全需求的综合性、全域性、外向性特征更加突出。

关于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的重大判断,为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供了基本依据,确立了新的客观基点。这一基点,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当今世界时与势的准确把握,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时代坐标的清晰标示,同时也反映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居安思危的忧患、知危图安的警醒、咬定青山的定力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有了这样的强大定力和强烈忧患,在谋划推进强军兴军时,就有了解放思想的更强意志,就有了推进理论创新的更大自觉。立足这一基点,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世情国情军情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使习近平强军思想始终深深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的土壤,成为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

围绕回答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为推进强军事业明确了新的行动纲领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如果说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作出新的原创性贡献提供了基础和可能,那么,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新的理论概括,则是其原创性贡献的直接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分别回答和解决了不同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发展的历史课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思想宝库。可以说,科学的理论必然是在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和发展的,也必然通过对新的“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来鲜明彰显其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强军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来展开,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概括。比如,在强军目标上,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在战略指导上,提出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丰富和完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内涵,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思想立起来,把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立起来,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把抓备战打仗的责任担当立起来。在强军事业上,提出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改革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必须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必须下更大气力推进科技兴军、赢得军事竞争主动;军队越是现代化越要法治化,必须厉行法治、从严治军。在发展路径上,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由之路,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在强军打赢的科学方法论上,提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处理好战争和政治的辩证关系,把战争问题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筹划;人的因素、武器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人是决定因素,武器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又以“行”促“知”,既解决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等等。

习近平强军思想涵盖新时代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领域各方面,阐明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和强军的奋斗目标、建设布局、战略指导、必由之路、强大动力、治军方式、发展路径等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新篇章。习近平强军思想凸显了强军兴军这个鲜明主题,凸显了以强军支撑强国复兴伟业这个根本着眼,凸显了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个核心要求,凸显了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这个实践指向,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围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为推进强军事业明确了新的目标路径

对伟大事业的战略安排,往往是对历史发展进程最具影响力和决定性作用的实践环节。战略安排的实践,既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战略安排及其落实进程的实践经验,又可以升华为规律性认识,成为科学理论丰富发展的重要源泉,成为体现科学理论原创性贡献的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一体推进,1964年12月明确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改革开放以来聚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在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上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三步走”战略构想。这些战略安排,在“老祖宗”的本本上没有讲过,本身都是原创性的,同时这些战略安排在牵引和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新的经验认识,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我军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新的战略安排,清晰描绘了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实践上必将引领我军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新征程上进一步迈出新步伐;在理论上必将牵引推动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的原创性贡献。比如,到2035年,我军将是一支军事理论、组织形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全面现代化的军队,这每一个方面的现代化,都将推动我军打破思维定势,推进理论创新。

习近平强军思想关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进一步完善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就能从这一战略安排中更好地看清前方的目标,更好地走实脚下的路。我们在落实战略安排的实践中,把每一个时间节点及其相应的使命任务与当下的实际结合起来,就能不断推陈出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使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更充分地彰显出来。回望这几年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我军重振政治纲纪、重塑组织形态、重整斗争格局、重构建设布局、重树作风形象,已经雄辩地证明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原创性贡献。面向未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够汇聚起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磅礴力量,夺取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新胜利!

(执笔:赵周贤、刘光明、王  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