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清华园里,人来人往,灿烂的阳光照在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上。我和其他同学一样,穿梭于教室和宿舍之间,忙着钻研学业,忙着构想未来。
但我又与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同。我是一名老兵,曾服役于中部战区某师。那个深夜,大巴车载着我们驶进一个偏僻大院,迎接我们的是热闹的锣鼓声和热情的班长,我们回应的是一声声还不合格的“到”。每当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黝黑夜色中路灯下的那个哨兵,目光坚毅,站姿笔挺,用标准的军礼,给了我来自军营的最初震撼。
我知道来部队一定会吃苦,但还是对军营的“苦”没做好充分准备。入伍不到4个月,我第一次参加长途拉练,3天100多公里的行走让我的脚上磨起好多水泡,走起来钻心地疼。夜里,班长让我用针把水泡挑破,把线留在里面,脓水顺着线流干,脚就不会疼了。可我起初实在没这个勇气,但继续行军时脚底难忍的疼痛让我甚至有了放弃的想法。一路上,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信念一直在进行博弈。到了休息地,班长再次让我把水泡挑破,我犹豫了一下,看着红通通的脚底板,一咬牙把针扎了下去……
再次出发时,刚开始的几步脚底仍然很痛,甚至可以感觉到水泡里的脓水被挤了出去,但走着走着就没那么疼了。拉练结束返回营地,看到脚底密密麻麻如织毛衣般的黑线,那一瞬间我竟然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我知道,那是一种战胜自我后的欢欣,而自己,离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更近了。
我有幸参加了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并荣立了三等功。当时我身处护旗方阵,900个人的动作整齐划一,没出一丁点差错,这需要我们付出何等的心血?《亮剑》里李云龙说过:“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我想说,中国军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过得去”3个字,只有“过得硬”3个字,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就是中国军人的一种气质。
一位曾在武警部队服役的战友退伍归来,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2017年洪水过境武汉,部队临危受命,连夜从驻地赶赴灾区。到了救灾现场,所有人义无反顾地扛起沙包冲向堤坝,奋战数日,毫不懈怠。7月的武汉蚊虫肆虐,闷热潮湿,那次任务不可谓不艰苦,却是他军旅生涯最珍贵的回忆。
听着他的讲述,一个画面也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除夕夜,整个营区在呼啸寒风和漫天雪花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寂静。我和战友踩着积雪走到岗亭,持枪站定。听着一墙之隔外的欢声笑语,看着夜空中偶尔绽放的烟火,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守护与责任的意义。
我们常说,军营是个大熔炉,历经淬炼,收获成长。这种成长,在我退伍回到学校后,感触更深。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身边同学有所不同,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比如团队意识突出、善于为他人考虑、执行力强等,这些都帮助我很快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也必将会让我受益一生。
但穿上军装,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生成了一种壮阔的胸怀。如果说有哪种身份,可以让你在年轻时便与这个国家融为一体,那么,“军人”就是最好的答案之一。身在军营,在青春热血的燃烧中,在时光流逝的坚守中,在与祖国大地的朝夕相处中,我们获得了勇气,学会了担当,铸就了忠诚。
正所谓,一朝着戎装,一生家国情。
(付轲,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曾服役于中部战区某师)
题图照片:娄 昊
本版制图:刘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