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是我军建军70周年,同时又是中国话剧诞生90周年,我们文艺单位计划适时推出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新年伊始,我即组织原前线话剧团有关人员一起研究新年度新剧目的创作方案。参加会议的有团长邵钧林、副团长蒋晓勤、政治处主任嵇道青等同志和部分编剧、导演。会上有同志提到,原南京军区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江深同志刚完成一部电视剧《战神走进和平》,内容是反映建国初期刘伯承元帅主动辞去总参谋长职务、向毛主席要求创办军事学院的故事。大家听后一致感到这个题材很有特点,故事生动感人,人物性格鲜明,比较适合改编成话剧。
随后邵钧林、嵇道青被确定担任编剧。他们春节放假期间把自己关了起来,夜以继日地投入创作,仅用了十几天时间就拿出了剧本初稿。此后我们连续召开十多次剧本讨论会。先后大改7稿,小改不计其数,确保了全剧的艺术水准,迈好了关键的一步。
话剧《虎踞钟山》生动描写了以刘伯承元帅及将军学员们为代表的一代革命军人,在人民解放军从战争走向和平阶段,面向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课题所经历的伟大而艰难的转折,揭示了人民解放军与时俱进、质量建军、永葆胜利之师的深刻主题。
为了打造一部新时期的文艺精品,在创作剧本的同时,我们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全部演职人员都由话剧团人员承担,真正拿出一部由前线话剧团在职人员原创的大型作品。全剧共投入国家一级编剧、一级导演、一级演员、一级舞美设计人员共17名,导演由潘西平担任,主要人物刘帅由程建勋扮演,骑兵司令员崔保山由陈国典扮演,师长杨震由宁晓志扮演。
经过努力,1997年5月13日,话剧《虎踞钟山》在南京首演,参加“江苏省暨南京军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90周年”研讨演出。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等戏剧界专家来宁观看,他们认为全剧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将建国初期的历史大变革同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变革联系起来,找到了时代的共鸣点。尤其是人物形象鲜活,表演生动真实,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
当年10月份,该剧第一次进京参加“全军话剧创作研讨会暨新剧目调演”活动。11月份,剧组奔赴广州参加第5届中国戏剧节,以26名评委全票通过获得优秀剧目奖第一名。12月20日,剧组第二次进京参加全国“纪念中国话剧诞生90周年优秀剧目交流演出”。
经过上述一系列重要演出,话剧《虎踞钟山》在全国全军引起重大反响,并于1998年1月6日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此后,《解放军报》发表了题为《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精品》评论员文章,指出“每一个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应该从话剧《虎踞钟山》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创作,向人民奉献出更多的艺术精品”。
演出圆满成功后,剧组做好返回南京的准备。第二天突然接到通知,剧组要留在北京继续演出。而且,我们还得知,话剧《虎踞钟山》要拍成舞台艺术电影,让更多的官兵看到这部好戏。
话剧《虎踞钟山》留京演出,将中国话剧诞生90周年纪念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在首都文化艺术界掀起了一股话剧热潮。该剧连续演出11场,驻京部队各大单位、中直机关和国家机关的观众共一万多人次观看了演出。
剧组留京继续演出,全体人员一致表示要再接再厉,认真完成好演出任务。有的主要演员连续演出,嗓子充血疼痛,但坚持不下舞台,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的塑造。有的演员在外演出近一个月,家里孩子没人看管,就打电话委托亲戚朋友帮忙。特别是程建勋、陈国典两位老演员,戏份最重,但他们自我要求很高,每一场演出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全剧组作了表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话剧《虎踞钟山》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赢得了很多赞誉——深入南京军区所属军师级单位,在部队的礼堂、操场和饭堂演出,受到了基层官兵的热烈欢迎;应邀赴江苏、浙江、安徽等9省市的19座城市巡回演出,总计139场,观众达20万余人次。
回忆当年的情景,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更多的是甘甜和快乐。我认为,话剧《虎踞钟山》是站在时代的高点,站在传统的基石上,采撷的一朵鲜艳的戏剧之花。它的成功演出,得益于各级领导机关的关心和指导,得益于一代又一代“前话人”的努力和奋斗,得益于军内外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喜爱。实践证明,文艺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人民,拥抱火热生活,大胆探索创新,勇于攀登高峰,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虎踞钟山》的成功创演激励着军队文艺工作者要热情讴歌部队官兵的英雄形象,不断创演具有时代意义的文艺精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文章有删减,崔 旭、易 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