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在“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现场,身着军装的杜富国举起残缺右臂,敬了一个特殊的军礼,令无数国人落下热泪。
无手的军礼,立起一座无言的丰碑。
当掌声和鲜花渐渐远去时,许多人不禁会问:在共和国的大地上,怎样才能涌现出更多杜富国式英雄?
执着与坚持:成就英雄
如果没有去年10月11日的那次意外,杜富国扫完雷后,将回到山下临时营区,度过再平凡不过的一天。
这种平凡还有很多称呼:单调、普通、枯燥……而“平凡”一词用在杜富国身上,也再恰当不过:第一次扫雷理论摸底考核,他只考了32分。
因为理论基础弱,别人只练一次的技能,杜富国练十次;别人做十次的动作,杜富国做百次。
几年来,杜富国每天做得最多的动作,是弯腰仔细辨听扫雷器的声响,而他的扫雷技能,就在这旁人看来寂寞枯燥的重复中,一点点累积突破。
“平凡”到“非凡”之间,既是一条鸿沟,也是一层薄纸。而日复一日的执着与坚持,让捅破这层纸变得水到渠成。
跟杜富国一样,那些能在人生中获得真正胜利的人,那些成为英雄的个体,不是因为被赋予了什么特殊才能,而是能够脚踏实地、沿着平凡而又非凡的道路坚持走下去。
事实上,照亮这个时代的,恰恰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这些英雄壮举,不仅表现在战场,也在平时。
打开头条热搜榜,一个又一个杜富国式英雄在身边不断涌现:武警九寨沟中队退伍战士张凤翔勇攀高楼救老人;在山东德州休假的海军航空兵某旅战士魏金凯砸冰救起落水男子;江苏无锡东港商城,陆军某部休假战士王子昊勇救9个月大的婴儿……
执着与坚持,是他们共同的品格。不是只有付出生命的才是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同样是英雄。
继承与践行:告慰英雄
杜富国负伤后,麻栗坡县猛硐乡村民盘金良拄着拐杖,回到部队已经交付的雷场,搭起一座简易的临时住所。雷患排除后,这里已是空谷鸟鸣、寂静祥和。
远处,围墙上脱贫攻坚的标语清晰醒目,美好生活的画卷已在脑海中铺陈,满脸络腮胡的盘金良红着眼眶、伫立良久。
100多公里外,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贯通马关、麻栗坡、富宁沿边三县的综合交通枢纽即将启用,决胜全面小康的攻坚战已经拉开帷幕。在这个经济发展的“战场”上,杜富国的名字常被提起。山脚下,扫雷官兵每天路过的地方——猛硐乡小学书声琅琅: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一名战士立起一座时代丰碑,一声呼喊成为新时代强军音符。杜富国一声“让我来”,为新时代青年官兵立起学习新标杆:
——在广西桂林相思江畔,陆军首支女子导弹连女兵秦诗化把对英雄的崇敬转化为练兵动力:“我要像富国那样,把技能本领练到极致,在练兵备战中争站‘C位’。”
——在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营六连,杜富国的弟弟杜富强再次踏上巡逻路,重走珞巴语中“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他说:“我要像哥哥一样,时刻准备为国奉献。”
——在武警安徽总队蚌埠支队,曾收到习主席回信的南开大学大学生士兵阿斯哈尔·努尔太谈到,英雄的事迹让他更能理解母校“允公允能”的校训,更能体会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
学习和弘扬杜富国的精神,不止在军营。从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到坚守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从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到对孩子们关怀备至的教师……一个个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忘我奋斗,就是对英雄最好的认同和最大的安慰。
铭记与关注:孕育英雄
英雄为人民舍生忘死,人民永远铭记。
在病床前,许许多多的温暖汇聚在英雄周围。瑶族乡亲上山采挖专治眼疾的中草药,壮族老艺人两天两夜一针一线绣出“感恩英雄杜富国”字样的荷包,送到病房。曾在边境作战中光荣负伤的战斗英雄安忠文、一等功臣王曙光,特地赶到医院为他鼓劲。
杜富国的伤情和康复进展牵动亿万人的心。
一些媒体自发在网络平台上设置“致敬中国扫雷兵”的话题,由众多网络新媒体共同发起的“点赞英雄杜富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传播热潮。仅仅两天,相关网络话题点击量超过5000万次,总阅读量超过1.5亿次。不少网友建议成立“富国基金”,为英雄解决后顾之忧。如何善待伤残的“杜富国们”,也成为热议的话题。
崇尚英雄才能孕育英雄。采访杜富国的日子里,习主席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在记者耳畔反复回响——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勠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