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空空,故物无遁影。”人至白发,经历的事情很多,消失在记忆深处的也不少,而遥远童年的一幕却宛如在昨,这也许得益于儿时心性的纯洁、灵魂的干净。
带着两个孩子在院里散步,遇上一对年近九旬的夫妻。两位老人慈祥地与孩子互动,其间,丈夫对着妻子颇认真地说:“我清楚记得,小时候骑在阿爸肩膀上,手举着纸风车摇啊摇。”
“明镜空空,故物无遁影。”人至白发,经历的事情很多,消失在记忆深处的也不少,而遥远童年的一幕却宛如在昨,这也许得益于儿时心性的纯洁、灵魂的干净。童心自有天真处,莫道官家便是痴。类此“事有小而不忘”的体悟,谁会没有呢?
《西青散记》述王澹园语云:“迩者幼儿学步,见小鸟行啄,鸣声啁啾,引手潜近,欲执其尾。鸟欺其幼也,前跃数武,复鸣啄如故焉,凝睇久立,仍潜行执之,则扈然而飞。”这幅学步幼儿捉鸟图生动雅致,童真童趣跃然其间,读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心不禁为之柔软。
舒白香著《游山日记》中写道:“予三五岁时最愚。夜中见星斗阑干,去人不远,辄欲以竹竿击落一星代灯烛。于是乘屋而叠几,手长竿,撞星不得,则反仆于屋,折二齿焉。”这则小文也颇有意思,因为写实了儿时的本来面目,而极有活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书房小鬼忒顽皮,扫帚拖来当马骑。额角撞墙梅子大,挥鞭依旧笑嘻嘻”“乡间想无杂货店,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直钩无倒刺,沙滩只好钓泥鳅”……千百年来,展现童真童趣的诗文不少。成年之人甚至思想家将此注于笔端,一方面是动心之余,赞美人类生而有的纯真;另一方面,也能唤起人的赤子心,以免失掉生命本有的真趣。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与袁愚谷有一番交谈。袁说,自己“三四岁时,尚了了记前生。五六岁时,即恍惚不甚记。”纪晓岚也讲:“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暗……十六七后以至今,则一两年或一见,如电光石火,弹指即过。”这番言谈,“记得前生”“夜中见物”之说虽然荒唐,但纪晓岚所感慨的“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却寓意深刻、很耐揣摩。
儿童叟妪皆有历史观念。清末徐仲可的笔记里,记下这么一则事。光绪年间,他家住萧山。当时,儿子新六刚好七岁,自私塾中归来,老佣赵余庆就在灯下给他讲戏剧里的事,如《三国志》《水浒传》等,新六听得手舞足蹈。移居上海时,孙子大春八岁,孙女大庆九岁、大庚六岁,都喜欢听杨婆婆和王婆婆讲故事,所说的也是戏剧中古事。在徐仲可看来,孩子听古今乐以忘寝,大人讲古今大有裨益。这一点,至今未变。
好奇心是开茅塞的钥匙。孩提年代,村里还没有电视,却给了我很特别的课堂。晚饭后,同村的几个老人摸黑来到家里,与祖父就着浓茶,谈农事安排、说乡俗变迁、讲从军阅历,甚至说到他们祖父一辈的旧事。我喜在一旁坐听,同时帮他们填烟袋、添吃食。如今,这些老人都已不在世。细细回想,当时许多听着似懂非懂的话,实为正身做人、勤俭持家、踏实干事的好道理。
“老小”之说由来已久,洗尽铅华的老人也会与孩童一样,有着那种天真和赤诚。去年在海边一家书店翻到《给孩子的动物寓言》,立刻买了下来。书的作者是90多岁的黄永玉老人。百余字的自序起笔不凡:“动物比人好,动物不打孩子,人常常打孩子。”书中,一幅动物肖像,配上短句或短文,既洋溢着童稚又意味深长。比如老鼠,配文“我丑,但我妈喜欢”;牛,配文“我吞下粗糙的东西,然后慢慢回味”……耄耋更知小儿趣,从孩子们对书的喜爱,可见一斑。
现在,同年的战友为人父母还不久。即便工作再繁忙,也都将孩子记挂在心上。偶尔聊起教育来,大家也是各有其招,但有一条相同,那便是尽量让孩子保有那份童真。孩子的赤子心是一面明镜,我们何尝不可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