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在路上,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武警湖南总队长沙支队摄制的微电影《排爆》在全军第三届微电影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这部微电影从剧本编写到开机杀青,全部是由武警长沙支队基层官兵创作的,其感人的情节、深刻的内涵,引发了官兵热烈讨论。
“时间不多了,炸弹即将引爆!是红线,还是蓝线?”排爆手大山此刻心乱如麻,拿着剪线钳的手微微颤抖着。电影的开幕是一场精彩的排爆比武。随着镜头的回顾,大山赛前紧张而低迷的状态展现出来,这些都被新来的指导员默默看在眼里。
紧接着,画面转到了中队营房前。总队的“邓导演”正在为拍摄微电影选取3名预备演员,不偏不倚就挑中了保持沉默的大山。大山一开始非常迟疑,但在参加“邓导演”的“演技训练”后,他渐渐进入了状态。按照“邓导演”的要求,大山需要想象出一个人物与他进行“模拟对话”。眼睛缓缓睁开,面对着空无一人的椅子,大山想到了刚刚病逝的父亲。一时间,思念随着泪水奔涌而来,他终于把一直想对父亲说但没有机会说出的话都倾诉出来。看到大山的情绪得到宣泄,一旁的“邓导演”和指导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来,“邓导演”是一名总队军医,当指导员询问如何才能帮助大山走出低落的情绪时,邓军医想出了“演技训练”这个办法,让大山在不知不觉间释放了内心的压力。大山知道原委后,非常感谢战友的关心帮助,重返比武场后,他更是精确排除炸弹险情,成功夺取第一。这部微电影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情节充满悬念,人物刻画生动。官兵之间互帮互助的真挚情谊,更让观众感受到军营的爱与温暖。
谈到这部微电影的创作时,导演文建深有感触:大家团结一致,就是为了呈现一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排爆》故事。为了真实展现排爆过程,刻画官兵训练生活,编剧曾反复修改剧本,演员在大热天穿着防爆服,摄影师用电瓶车代替轨道拍摄。影片生动表现了基层官兵的战友情谊,展现了官兵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也是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
《排爆》获奖后,武警长沙支队政治工作部主任毛建国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微电影的形式让大家看到我们支队官兵齐心协力、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更希望官兵珍惜当下,走好军旅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