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青年军人英雄观的新表达


■陈先义

军事题材剧曾经出现过特种兵题材热,如《我是特种兵》《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特种兵之火凤凰》《特种兵之霹雳火》等。然而,由于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把握失衡,其中的某些作品走向另一个极端:缺乏生活,凭空想象,有的甚至为赢得市场,挖空心思吸引眼球,引起许多观众批评。此外,一些作品对特战队生活的呈现缺乏新意,同质化比较严重。这也给观众形成了固有印象,即特种兵就是在集训、五公里越野、扛木头惩罚、魔鬼式训练等。特种兵题材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见到有影响的好作品,让人不免唏嘘。

自2015年《反恐特战队》与观众见面以来,导演尤小刚以两年一部的速度,将武警部队这支特殊的队伍展现给观众。到《反恐特战队之天狼》为止,尤小刚的反恐作品已经有三部,并且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军事题材表现风格。这些作品主要描写年轻军人的成长经历,表现当代军人的英雄观、价值观。他们延续了老一辈军人的精神血脉,勇于奋斗,不怕牺牲。同时,他们也是更有知识、更懂得思考的新一代军人,他们的英雄观又与前辈不完全一样,与时代更为贴合。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这些作品表现的是当代军人的新英雄主义。

随着改革强军进程的不断深入,军队的训练、演习都有了新发展、新变化。无人机使用、网络计算机运用、各兵种合成作战以及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与应用等在今天的部队已经非常普遍。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反恐特战队之天狼》吸取了以往同类作品的教训,努力表现当下正在发生的军旅故事。创作过程中,该剧没有简单地复制前两部反恐作品的成熟经验,而是坚持“忠实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创作团队到反恐一线部队体验生活,不断发现新视点,探寻观众的兴奋点。剧中,VR技术与国际反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战斗中的近身赤膊战、大型军用装备的运用等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虚拟空间中的巍峨建筑、智能武器、人物造型极具科技感。观众不仅看了一场好戏,而且接受了一次高科技军事知识普及。这部剧受到武警官兵的热烈欢迎,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反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恐特战队》系列作品,盘活了曾经广受大众欢迎的“特种兵题材”,给观众认识反恐部队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反恐特战队之天狼》沿袭了人物成长的模式,但在人物设置和戏剧表达上进行了创新。该剧围绕秦晓阳、姜玫、唐石、宋安琪四个命运不同的年轻人展开,讲述了一个破获国际恐怖组织、消灭网络犯罪,最终摧毁敌人“暗网”的故事。秦晓阳是一个网络游戏高手,成为特战队的一员后,他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与敌人斗智斗勇,又在反恐实战中与战友们联手粉碎了恐怖组织的“暗网”平台,最终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特种兵。另一位男主角,秦晓阳的好兄弟唐石,是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留学生。两位女主角,一位是擅长大数据分析的姜玫,颜值才华兼具;另一位名叫宋安琪的女战士则神秘冷酷。她们在剧中的表现毫不逊色于两位男主角。该剧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波澜起伏。从或青涩、或桀骜的青年到成长为优秀的反恐战士,四位主角的成长线条清晰,故事真实可信。特别是在复杂尖锐的斗争中,他们表现的血性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批有知识、敢担当、有情怀的新青年,他们不仅是军营的科技精英,而且继承了先辈的牺牲奉献精神,体现了时代的主流精神和价值观。他们敢于牺牲,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用科学的手段去争取更大的胜利。这就是新一代军人的特点,也是新英雄主义的表现。这部电视剧正在尝试着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帮助年轻观众树立新的英雄观。

该剧对反恐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刻画。例如,运用计算机秘密传输或者发布信息是剧中恐怖组织“暗网”发动恐怖袭击的重要手段。《反恐特战队之天狼》的写实特点也表明中国影视文艺工作者对国际形势的关注。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中国军人在国际事务中所表现的奉献精神,不仅是对中国军人形象的展示,更是对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展示。

“影视艺术如何才能有所作为”是文艺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反恐特战队之天狼》没有拘泥于传统思维,而是从实际出发,表现了当下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合作,既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新颖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