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的北京,惠风和畅,万物并秀。
看电影、品美食、逛博物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民间交流活动在多地举行,带来一场文化盛宴,也开启一场美的发现之旅。本报记者分赴各个活动场所,感受亚洲不同文明的魅力,见证各种文明和谐共生的图景。
亚洲文化旅游展——
“文化信使”带来“邀请函”
柬埔寨的柏威夏寺、伊朗的多彩地毯、韩国的爆笑功夫剧……来到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亚洲文化旅游展,记者仿佛走进了一个多彩的亚洲小世界。
在伊朗展区,精美的首饰盒和纯手工编织的波斯地毯,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帕米尔高原下的神秘古国阿富汗则携手香港旅行社一同为来访游客揭开巴米扬古文化景观、班达米尔湖、坎大哈风光等旅游景点的神秘面纱。各参展方犹如“文化信使”,向世人发出“邀请函”。
“华夏文明五千年,中华美德代代传,民族的魂、民族的根,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要保护要传承……”河北省的展台前,72岁的民俗说唱艺术家刘老先生用一段朗朗上口的快板,唱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展览期间,中国各省区市既带来了泥塑、麻编、剪纸、布艺等传统手工艺品的静态展示,也带来了动感十足的表演——安塞腰鼓,鼓声喧天演绎黄土高原的“绝活儿”;新疆歌舞,“扬眉动目”“晃头移颈”间舞出西域风情……为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增进了各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亚洲文明巡游——
亲密共融的欢乐海洋
“短短2分钟的表演,我们汇集了来自7个不同民族的传统歌舞!”参加亚洲文明巡游的尼泊尔艺术团体领队向记者介绍。
16日至22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28支国内外表演团队、1500多名演职人员共同参与的亚洲文明巡游,在这里惊艳亮相。“这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建成以来规模最大、参演国数量最多的巡游活动。”北京演出公司董事长张海君表示。
最先在巡游中亮相的是“中华风采”方阵。驶在最前面的是3辆景观车,3名鼓手站在景观车上奋力击鼓,宛如“龙头”;景观车旁60名演员舞动道具转换队形,形似“长龙”。在队伍中间,112名身着中国56个民族盛装的演员以舞交流、以舞会友,展现热情好客的中华风采。
由多个演出团队组成的“亚洲风情”国际方阵是巡游的高潮部分。舞台上,演员们盛装出席,跳舞、杂技、放声歌唱,倾力展示着不同文明的风采;在巡游的大道上,他们热情地与观众互动,在人潮中掀起阵阵掌声。1公里长的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掌声、欢呼声和音乐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宛如一片亚洲文明亲密共融的欢乐海洋。
亚洲美食节——
在舌尖上品味交融之道
夜幕下的北京蓝色港湾,流光溢彩,文化交织、文明和谐的氛围浓厚。
这里是亚洲美食节的一处分会场。红色的旗帜和湖边的标语,让这处休闲之地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都说美食是生活的艺术,美食节则让艺术和文明的交流深入百姓日常生活。星巴克的隔壁是日本料理,傣族风味餐馆的邻居是江西菜馆,美式快餐与东南亚餐厅“手拉着手”……眼前的景象让记者感慨,一饮一食中,我们便能品尝多元的世界,也能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妙处。
饮食文化也体现在制作技术以及相关的器皿与仪式上。新元素餐厅的副经理吴晓霞以茶文化为例说,不同地域的茶、不同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口感各不相同,而茶具制作以及茶桌上的礼仪,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西方人吃饭习惯用刀叉,但不少人到中国时间长了也学会了用筷子。
夜色渐浓,丛丛翠竹掩映下,亚洲美食节的字样似在灯光中跃动,市民或游客在景观大道上悠闲地来来往往。原来,文明的交流不仅在学者的高谈阔论中,也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烟火里。眼前的亚洲美食节,正是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 综合记者吕德胜、彭况、李莞梅,实习记者孙琦、程安琪、张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