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阿拉套山,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天微微亮,驻扎在中哈边境的新疆博尔塔拉军分区玉科克边防连上士魏发清早已备好干粮,开始了一天的“找马”之旅。
何为“找马”?边防连队的军马一般采取圈养与散养相结合的方式饲养。对于散养的军马,每隔一段时间,由军马调教员负责找回,并进行身体检查。
要想在沟壑纵横、地域广阔的阿拉套山找回十几匹“脱缰”的马,谈何容易。可这对于“马官”魏发清来说却是“小菜一碟”。
魏发清入伍10年,和军马打了10年交道。这个节气的军马会在哪个山头、哪片草地饮食,他早已烂熟于心,“找马”的路线图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回想10年前,魏发清初当“马倌”时,最讨厌的就是“找马”。每次都要翻山越岭,一找就是好几天,把自己累得够呛,还没有太好的办法。
一次,为了省事,自作聪明的魏发清心生一计,故意将一匹马留在了连队,等到需要“找马”的时候,他再把这匹马放出去,并悄悄地跟在马的后面,以为这样就能找到马群。
但事与愿违,等到“找马”的时候,军马们好像早就商量好了一样,要给这位新来的“马倌”一个“下马威”。这匹军马刚开始还在山里边溜达边吃草,等翻过了两座山头,魏发清体力开始下降时,军马突然在一个地势陡峭处加速,很快就消失在密林之中。傻了眼的魏发清,只得空手而归另做打算。现在每每回想起来,魏发清仍会感到不好意思。
此时,穿梭在茂密的松林,魏发清向着海拔2000米的某地域前行。行至中午时分,魏发清一边走,一边拿出馕就着酸奶吃起来。再过2小时就要到达军马最后一个可能落脚的地方,如果找到军马可就没有时间给他就餐了。
之前的行进中,途经的草滩并没有发现军马留下的痕迹,下一个地点就成为此次“找马”之旅的最后一个固定点。如果再找不到,魏发清就只能原路返回,等待明天重新规划路线,继续寻找。
随着海拔越来越高,紫外线辐射越来越强,魏发清逐渐喘起了粗气,体力也急剧下降。
在距离草滩将近25米的地方,一声马的嘶鸣传来,反应迅速的魏发清立刻卧倒在原地,经验丰富的老兵瞬间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和军马“斗智斗勇”多年,他深知一旦马群发现了他,撒腿就跑的可能性非常大。
魏发清慢慢地挪动着身体,右手和双脚用力扒地,使自己的身体向前移动。他左手从挎包内掏出马缰绳。早已缠好的马缰绳一头系“活扣”大圈,放在外面;一头系“死扣”小圈,套在他的手腕上。
爬过一个小土坡,魏发清静悄悄地观察着军马的活动情况。只见十余匹军马在草滩上安静地享受着“美食”。有的低着头默默吃草,有的跪在草滩上晒太阳,有的在嬉戏“打闹”,惬意地“打滚”。
魏发清在等待,等待军马的“头”——“红棕”,进入他的“伏击”范围。机会来了,“红棕”刚踱步进入了“伏击”范围,魏发清迅速跃起,右手快速摇动起马缰绳,突然一加速,右手顺势一甩,马缰绳的大圈稳稳当当地落在“红棕”的头上。发现不对劲的“红棕”想要逃跑,魏发清用力一拉,活扣越来越紧。“红棕”只好作罢,回头望了一眼魏发清,低着头向他走了过来。马“头”落“网”,其余军马一阵骚乱之后,迅速恢复了安静。夕阳西下,一个人,一群马,浩浩荡荡地返回连队。
兵爱军马,马通人性。魏发清知道,军马虽然有时会跟他“闹”,但真遇到情况时,军马会变成最亲密的战友。
5年前,魏发清所在团奉命对防区内某无人区进行边境勘察。由于地形不熟,团里决定由魏发清等3名执勤能手打前站,探明地形。行至难行路段,他们开始牵马通过。在通过一处碎石滩时,魏发清一不小心崴伤了脚,原本脚就有伤的他,疼得一下坐在了地上。
同行的战友看到魏发清的脚踝已肿得老高,继续走,伤势势必加重,就劝魏发清骑马通过这段路。出于安全考虑,心疼军马的魏发清没有同意。当魏发清慢慢站起来准备牵马走的时候,一向乖巧的军马突然不听他招呼。魏发清拿着马缰绳一用力,军马就一抬头,连续十几个回合,军马都不向前一步。正当魏发清想发火时,才忽然明白这位无言战友的心意,军马一直不停地把头摇向马鞍子,直到魏发清上马后,军马才继续前进。
一路艰辛,漫漫30公里的山路,军马肚子上磨出了血,渗进马肚带。从那一刻起,魏发清就更加坚定了要当好这个“马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