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对军人而言,即使在和平年代,牺牲也并不遥远。也许他们的逝去并不轰轰烈烈,但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

忠诚无言 大山作证


■宋爱全 王国涛 郑小青

大别山深处的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不久前迎来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是这个单位的第一批组建者,40多年过去,老兵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也已年过花甲。

上世纪70年代,风华正茂的他们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75岁的姚登长曾是该部队管理股股长。追忆往昔,他记得单位组建初期,只有17个人,8个干部9个兵,烧饭在老百姓家的养猪棚,吃水就靠一条小水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们扎根深山3年多,修路架桥、开山挖洞,虽然没有经历枪林弹雨,但工作也时常面临危险甚至牺牲。

这一次,他们就是来看望当年牺牲的战友李自洲。来自山东威海的李自洲,那时是通信班班长,常常带领班上两名战士钻山林架电线。因为山高林密,设备简陋,施工作业过程中,他们经常只能依靠双手拉拽。

“那几天一直下雨,给电线架设增加了很大风险。那天下午,班长李自洲主动站在排头,我和新兵郑根祥跟在后面。他喊‘1、2、3’的时候,我们一起使劲拉。突然一声巨响,我们3人瞬间被电击倒在地。”回忆起39年前李自洲牺牲时的场景,老兵郭祥哽咽起来,“我迷迷糊糊听到班长叫了两声‘妈妈’,等我醒来时,班长已经牺牲了。因为他在最前面,承受了更严重的电击,我和郑根祥才因此保住了性命。”

李自洲的生命定格在24岁,因为路途遥远,他的父母选择将儿子就地安葬,永远留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但昔日战友始终放不下心中的那份牵挂,他们相约,李自洲的同乡战友负责照顾他的家人,其余战友每年都要回来祭扫。

之后,李自洲在山东的战友一有时间就会去看望他的父母,2000年和2005年两位老人先后去世,清明时节战友们都会替李自洲去老人的坟前拜祭。

但二老直到临终前,也没能再到儿子墓前看上一眼。李自洲的哥哥李自建说,那个年代照相很困难,李自洲留给家人唯一的念想只有一张他当兵时的老照片,却没有一张和家人的合影,这也成了他们全家人的另一个遗憾。

因为身体的原因,李自建这次无法和弟弟的战友们一同前来看望他。按照家乡的风俗,他将父母坟上的土和家乡的水,以及那一张弟弟缺席的全家福照片,委托李自洲的战友们带到部队。

慢慢洒上一壶家乡的水,缓缓撒上一把家乡的土,把那张“残缺”的全家福摆在李自洲烈士的墓碑前,战友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伤感。

“自洲,你的家人来看你了,我们大家都记挂着你。”

忠诚无言,大山作证。和平年代,像李自洲一样为国防事业献出生命的军人,也许事迹并不轰轰烈烈,也许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但他们的牺牲奉献,战友不会忘记,部队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