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兵支书”的致富经


■左庆莹 本报记者 安普忠

“这个投资5亿元的康养中心建设项目,能直接带动500多人就业。”不久前,重庆市武隆区黄莺乡黄莺村与北京一家公司签订投资合同,让退伍老兵、村党支部书记刘其发笑容满面,“这下子,村民们致富的路子更宽了。”

刘其发退伍后曾下海经商,生意做得不错。2015年,黄莺乡领导找到刘其发,希望他能回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想到乡亲生活不容易,我就答应回去试试。”刘其发回到村里,担任过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开展水产养殖。由于他对市场比较熟悉,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双增长,74户贫困群众先后脱贫。

“区人武部、区委组织部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发文,鼓励基层党组织对退役士兵进行培养、选拔,推荐优秀退役士兵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武隆区人武部政委马宏伟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共有92名退役士兵走上村干部岗位,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排头兵”。

在长坝镇民主村也有个头脑活泛的“兵支书”郭廷海。民主村拥有4亿多年前志留纪的花石头,山上还有个“小天池”,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却因位置偏远鲜有人来。郭廷海动了脑筋,民主村距离邻乡赵家乡的旅游景点很近,如果把其间2公里的断头路打通,就能把那里的游客吸引过来。事实印证了郭廷海的想法。此外,郭廷海还带领群众种植果树,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退役士兵王锋在担任长坝镇大元村村主任后,一边抓经济,一边打造“孝文化”。他带头制定村规民约,定期开展“好家庭”“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提高群众思想觉悟,促进村民和谐。

“想当好村干部,就要一不怕吃苦、二不怕吃亏。”鸭江镇显灵村党支部书记李代兵,2004年退伍后做起了餐饮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0年,他响应组织号召,回村发展,把全部积蓄都拿出来,投资开发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为乡亲找到了致富门路。

“退伍老兵经过部队多年培养教育,不但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敢作敢为,执行力和战斗力特别强。”武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宏说,把退役士兵推荐到村干部岗位上,对于巩固基层政权和促进农村农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一心为民谋富路

■武 鑫 严 鹏

上世纪80年代,位于贵州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镇江村,不通水电,穿村而过的太平河因为河床窄、河堤低,造成常年洪水成灾,加之耕地面积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

这让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舒继学,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高中毕业后舒继学报名入伍,参加边境作战荣立战功。退伍后,他眼见村民日子过得艰难,一心想带着大家拔掉穷根,脱贫致富。这位参战英雄获得了村民的信任,1986年,26岁的舒继学被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推荐为村党支部书记。

从小在镇江村长大的舒继学明白,要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先得除掉水患。他一边组织群众开山劈石砌堡坎,一边到各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终于在10年里拓宽了镇江大坝的防洪大堤,修建了长达11000米的标准灌渠,确保了全村1400亩农田旱涝保收。

为了镇江村的长远发展,舒继学到外地学习他乡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经过与班子成员商讨,提出了“依托城镇发展运输业,依托梵净山发展旅游服务业”的思路。“运输和旅游当时都是新鲜事物,不少村民半信半疑,但眼见舒继学一心为村子谋发展,也信得过他这名退伍军人,说得出,做得到,大家还是愿意跟着他干。”村民杨光辉说。

不久后,舒继学带着村民,多方筹措资金,组建了江口县第一家农民运输队,开着5辆拖拉机专门经营短途货物运输。凭着良好的信誉和服务,短短1年时间运输队就赚回了成本。与此同时,舒继学组织群众实施“坡改梯”,使镇江大坝成了高产示范田和江口县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依托梵净山自然风景资源,村里还陆续开发了乡村特色旅游景点10多处,并招商引资建了一座纯净水厂,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

村里收入高了,舒继学就想着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一条县城至镇江村长达12公里的高压线路实现了全村的电网改造,结束了镇江村“电灯不如煤油灯亮”的历史。为解决群众议事难、看病难的问题,村委会办公楼、村医疗服务室相继修建,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很多便利。

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舒继学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为村民办实事上,大步走在致富路上的镇江村也多次被省、市授予“文明村”“小康村”称号。舒继学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那年,他把奖金全部用于村里水利设施建设和路面硬化等公益事业。妻子对此有些怨言,他却说:“是村民们信得过我,大家一起努力获得的成绩,荣誉也是大家的,奖金就该用在大家需要的地方。”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