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灯光璀璨的领奖台那一刻,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手持熠熠生辉的奖杯,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前不久,“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名单出炉,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优秀工匠成功入围。这是一张写着大国工匠姓名的荣誉单,背后则是一份大国工匠的成长指南。
如何成为一名大国工匠?你会发现,敬业、专注、精益、创新是他们共有的特征。品读这份名单,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的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备受瞩目。37年来,他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与极致,成为我国航天火箭发动机的“外科医生”。
上世纪90年代,长三甲运载火箭的新型发动机遇到了研制瓶颈:其大喷管的焊接长度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留超过0.1秒就可能烧穿或者焊漏,一旦出现失误,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损失上百万元,而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
面对挑战,他选择迎难而上。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攻关,他成功攻克了防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使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榜上有名并非偶然。入围者不仅要有精益求精的技能,还要有技术创新的实力。在这方面,某企业高级焊工李万君深有感触。
2007年,某型设备在试制生产中出现焊接难题。其核心部件转向架,对焊缝要求十分严格。而常规焊法在移动过程中,易出现接头不熔合的问题,将会给设备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常规焊法有缺陷,不妨创新焊法根治‘顽疾’。”一个想法在李万君的脑海浮现。
为了攻克难关,李万君在模型上反复练习,他端起焊枪匀速移动,不断变换姿势、步伐和呼吸频率,调整电流电压控制熔池温度。经过1个多月的摸索,他总结出“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焊出了合格样品。
事实上,技术过硬不只是老师傅的专利。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高级技师陈行行,年仅29岁,是这份名单中的后起之秀。
在新型数控加工领域,既要高效率又要高质量。陈行行总结了过去的工艺手法,对设备、程序、加工方法进行优化。经过苦练,陈行行能用比头发丝还细的0.02mm刀头,在直径不到2cm的圆盘上打出36个小孔。凭着这手绝活,他完成了多项高难度产品的加工任务。
不同的成长轨迹,同样的职业追求。从高凤林、李万君、陈行行等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国工匠与时间赛跑、向困难挑战、敢打破常规的勇气。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为刚刚踏上工匠领域的年轻人,写下一份最好的成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