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之江新语》“打好团结牌”一文中写道:“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对党员干部而言,团结人既是品格境界,也是本领本事。只有兼具想团结、讲团结的“德”和善团结、会团结的“才”,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凝聚起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党员干部而言,团结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和品格操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团结人最重要的是真诚。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之所以能化干戈为玉帛,谱写“将相和”的佳话,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二人都能真心实意、肝胆相照。著名翻译家傅雷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是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 团结人还需要有一颗公心。历史上,从大公无私、礼贤禅让的尧舜,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北宋包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明代海瑞,到将“天下为公”奉为至理的孙中山,他们虽然“得罪”了不少权贵,但最终赢得了最大多数人的支持爱戴。团结人还要有容人的雅量。自古以来,宽宏大度一直被视为美德,所谓“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纳天下之善”,说的就是度量。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能否团结人,最能体现度量胸怀和境界格局。
然而,团结人光有高尚的品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会团结的智慧、艺术、策略和技巧。汉高祖刘邦,运筹帷幄、攻城略地虽不及张良、萧何、韩信,却能把他们都团结起来为己所用,成就一代帝业。反观项羽,虽然武功盖世、能力超群,但却不善于团结人,连一直被尊为“亚父”的范增后来也离他而去。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业务能力很强、人品也不错,却不善于与人搞好团结,常常闹得单位人心涣散,使工作和事业受损。可见,会团结是一种真本领。
团结人,要善于寻找共同目标。俗话说,志同才能道合。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情同手足,合作40年,共同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方面源自二人高尚的品德,更重要的还源自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笃定和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起了华夏儿女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磅礴力量。
团结人,要善于将心比心。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请客,见有客人没来,便说:“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已经来了的一些人心想自己是不该来的,自感不受欢迎,拂袖而去。他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其他没走的人听后也都生气地走了。这个故事中请客者本意并非不愿意与人交好,但最后却得罪了一大堆人。团结人,必须懂得把握人心,掌握一些沟通交流的技巧。如要学会倾听,从做一个好的听众开始建立友情;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善于寻求共鸣,达成心理、感情、思想上更多的共识。
团结人,要善于开展批评和接受批评。矛盾是团结的天敌,而工作和生活中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化解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列宁同志,你真会批评人,批评人还叫人高兴。”可见,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技巧的。比如,要多作自我批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能伤及他人自尊心和人格尊严;批评要注意时机场合等。
团结人,还要善于原则之下宽以待人。真正的团结必须以坚持原则为基础,守住党性原则、政策法规、纪律规矩的底线,但同时工作中还要有温度、生活中还要有人情味。这就需要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看问题,注重提高政治能力和政策水平,把握好党性与人情味、政策底线与政策红利、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度”。如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要尊重人的个性、脾气等差异,多一些包容;对于能力弱的同志,多一些关照;对于非责任性过错,多一些谅解。只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多关心、少指责,多理解、少猜疑,多补台、少拆台,真正懂团结、讲团结、会团结,就一定能凝聚起强国强军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政治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