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让我去消耗剩余弹药吧!”“我报名!”“我也想去!”4月下旬,陆军某工程维护部队一营完成一天的实弹射击考核后,不少战士主动申请参与消耗剩余弹药。
何为剩余弹药?原来,各营连组织实射训练、考核时,请领和携带的弹药量都会略有富余。每次任务结束后,会有一小部分已经启封、无法再次入库封存的剩余弹药,大家通常采用体验射击的方式进行消耗。
由于没有硬性规定,有些负责消耗剩余弹药的官兵常常采取连发模式,把子弹一梭子打了出去,“狠狠过了把枪战大片的瘾”“就像电影里的男主角,特有范儿”。射击的瘾是过完了,但是射击效果却不如人意。
营长刘超认为,消耗剩余弹药也要讲究训练效益,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消耗弹药而进行射击,就会产生巨大的浪费。刘营长带领官兵深刻反思了这种错误做法,让大家充分认清弹药的重要性。这天剩余的弹药,他们决定组织小比武来消耗。
卧倒、装弹、上膛、瞄准、击发,一套连贯的射击动作后,报靶员传来一号靶位49环的好成绩,引来官兵一片叫好。刚刚走下靶位的下士乔孝洋开心地说:“射击考核后组织小比武,让我认真对待每一颗剩余子弹,比武成绩比考核成绩还提高了2环!”
训练场上,没有一颗子弹是多余的
■张 贺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每一颗子弹都是非常金贵的。那时候八路军总是用“一颗子弹合几斤小米”来教育战士要节约弹药。当时每打死一名敌人,最多能缴获子弹20发左右,但是要付出1-3名战士的生命,每一颗缴获而来的子弹,都带着牺牲战友的鲜血。
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告别缺枪少弹的历史,但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浪费弹药。弹药珍贵,只有消耗在战场上,命中在目标上,才能体现出最大效益。
陆军某部一营不浪费每一颗剩余子弹的做法,是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基层扎根的体现。和平年代练兵备战,要力戒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架子”、练“假把式”,要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部队、磨砺官兵,追求训练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提高其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请记住,训练场上,没有一颗子弹是多余的。
汪 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