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记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新聘文职人员范雅捷


■李少林  史熠南  刘明峥

红山翠绿,春色撩人。前不久,刚刚接受完岗前培训的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新聘文职人员,从国防科技大学归来,即刻奔赴到军事科研岗位中。

被晒得黑黝黝的90后姑娘范雅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才几天就晒成这样了?”有人调侃地问。“受过真正的军事训练,才懂得军人的艰辛。”从未经历过队列、战术、拉练的范雅捷,反而被这种摸爬滚打所吸引,透着美滋滋的感觉。

范雅捷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后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取得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被北京市选派到哈佛大学交流访问一年,2017年放弃选调国企任职的机会,来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任教。

“从本科到就业都是‘985’‘211’重点高校,放着地方优越的工作不干,为何偏偏选择军事科研呢?”听说范雅捷报考文职人员,有人感到不解。“这是父辈的熏陶,更是自己的夙愿。”范雅捷说。

范雅捷的家乡在皖南山区,皖南事变曾发生在这里。小时候,她常听村里老人讲述当年新四军英勇作战的故事。她的父亲和3位伯伯都曾参军报国,三伯还在边境作战中荣立三等功。到了她这一代,几位堂哥也先后应征入伍。

“可惜,这个传统到我这就断掉了。”范雅捷开玩笑地说。1991年范雅捷出生时,盼子心切的父亲虽然有些失望,但仍然把自己当兵时班长的名字“捷”送给了女儿。她的父亲认为,“铿锵玫瑰”也能驰骋疆场、为国立功、捷报频传。

退伍后在村里当民兵连长的父亲,对范雅捷的教育一直很严格。平日里,家里来来往往的客人也多是父亲的战友。他们聊起当兵时的故事怎么讲都讲不完,有遗憾、有心酸,更多的是怀念,怀念起床号、口号声,怀念五公里、打靶场,怀念那些退伍后各奔西东的老战友。每当此时,范雅捷总是搬着小板凳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也曾在脑海里想象过自己身穿军装英姿飒爽的画面。

然而事与愿违,范雅捷18岁时因为身高和视力限制,未能实现从军梦想。

2018年,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首批文职人员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这个消息让范雅捷心潮澎湃。她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还专门对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进行过研究,与研究院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方向贴合紧密,若能够顺利应聘,不仅能够穿上文职服装,实现梦寐以求的军旅梦,还能为军事理论研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两个月挑灯夜战的复习,一个月精心准备的面试,笔试复试两轮优异成绩,终于让这个怀揣梦想的女孩走进军事科研的最高殿堂。范雅捷说,准备这次应聘是她20多年来最认真、最努力的一次,她认定这里才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踏着梦想的脚步,范雅捷走上了军事科研道路。第一天上班,范雅捷就被军事科学院厚重的科研文化所感染,这里有叶剑英元帅故居,这里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甘把忠骨埋红山”的军科精神,这里也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踏实严谨的学术态度,来这样的地方做科研、搞学术,范雅捷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作为。

根据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范雅捷被安排到研究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就职。谈起最近在研的课题项目,她兴奋不已。在攻读硕博期间,范雅捷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文献,积累了20多万字的笔记和读书心得。在她看来,能将自身所学和军事实践相结合,全身心投入专业研究中,既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幸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