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切勿退出演练就松懈


■张西成

近年来,全军上下大抓练兵备战,积极推进实战化训练,部队的备战状态有了极大改进。但有种现象必须重视:一些官兵在进入值班战位、进入演练席位时,表现得异常警觉,精力高度集中,把备战打仗之弦绷得紧而又紧。可一旦退出值班战位,仿佛就松了一口气,精气神立马懈怠下来。离开了演习席位,前后判若两人,“迈方步”“喝工夫茶”,似乎实战化只是演练场上的专有名词,出了演练场就与实战化没有关系了。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紧张的训练演习之余,稍微放松一下身心理所当然。但最怕一退出演练就从心里回归自由散漫的生活,就忘记了军人身份与职能,就把练兵打仗抛在脑后。必须看到,战争这头猛兽,最喜欢和善良的人们“捉迷藏”,它往往在你保持高度戒备的时候悄然退去,又往往在你松懈麻痹的时候突然来临。事实表明,由战斗状态进入休闲状态易,由休闲状态转入战斗状态难。军队一旦松弛下去,要想在电闪雷鸣之时动若风发,往往知易行难。只有时时保持战备状态,枕戈待旦不放松,才能在战争袭来时处变不惊、力挽狂澜。

事实上,在演习场上讲备战打仗相对容易,因为它本身就是训练的题中应有之义。难就难在退出了演习场也要有备战打仗的思维、备战打仗的标准、备战打仗的作为,并把它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除却马放南山的懈怠,保持策马上阵的锐气。而这往往也成为评判是否具备军人职业素养、衡量是否真打实备的“分水岭”。

巴顿说过:“我相信有备无患,我历来带着手枪,就是结上白领带,穿着燕尾服时也是这样。”1912年,巴顿偕夫人到法国西部卢瓦尔省的索米尔地区旅游。按理说,旅游本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然而巴顿的旅游却另有一番意味。他认为,索米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说不定哪一天会领兵在此作战。于是,他乘车仔细观察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得出“分水岭的道路,不管下多大雨,地面总是坚硬的,足以经得住军事辎重的运输”的结论。果不其然,1944年,巴顿受命率领机械化部队进军法国,顺利通过了索米尔地区。有人说,战场胜利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啥叫有准备?说到底就是无时无刻不对战争保持一分警觉,随时随地用军人特有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真正的军人,向来是为了打仗别无他求,除了打仗别无所好。我军历史上,也不乏“离开战位仍不忘自己是一名战将,离开疆场仍时刻心系打赢战场”的军事家,粟裕大将便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有一次,粟裕和夫人楚青在大街上散步,他突然大喊:“这咖啡厅很不错!”楚青感到很惊奇,以为他懂情调,问为什么?粟裕却道:“在咖啡厅架上机枪,可封锁整个街道。”粟裕的这种战场情怀、打仗素养,对于一些整天喊着打仗、却未必全心备战的人来说,既是一种深刻的教诲,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鞭策。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忘战必危,无备必败。作为专门研究“生死之地”、探索“存亡之道”的新时代军人,其一时一事、一举一动都举足轻重。因而克服“退出演练就回归生活”的精神状态,始终做到脑中有战局、眼中有敌情、时刻有准备,就显得极其可贵。而且,从平时做起,往战时着想,点滴之处抓备战,日积月累不懈怠,才能凝聚起战斗力生成的强大力量,才能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决战决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