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带兵千万招,爱兵第一招


■汪占军

●有爱则军心“聚”,无爱则军心“散”

某连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爱兵“四件宝”:红花油、红布、软底鞋、手电筒。红花油用于训练后干部给战士做按摩活血化瘀,软底鞋减少噪音,红布蒙在手电筒上,是为了夜间查铺查哨时不惊醒战士。类似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建立起我军团结友爱、密切和谐的内部关系。

官兵一致、尊干爱兵,是我军建军治军的基本原则和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具体体现,是部队战斗力的源泉。密切官兵关系,关键是带兵人要对战士充满感情,用真心爱兵,靠真情带兵。实践证明,爱兵是带好兵的重要前提,是凝聚军心的重要手段。有爱则军心“聚”,无爱则军心“散”。新形势下,虽然我军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使命任务、兵员成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没有变,官兵一致、尊干爱兵的传统不能丢,爱兵仍然是带好兵的关键。

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带兵带思想、爱兵要知心。古代兵家把深入士卒、体察兵情作为将帅的重要使命。孙子曰:“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要求将帅了解士卒的思想情绪;宋代名臣范仲淹提倡职有专责,以便“使将知兵”;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强调“主将常察士卒饥、饱、劳、逸之情,使之依如父母”,都把知兵摆在重要位置。作为一线带兵人,应该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战士打成一片,做到思想常见面、感情常交流、心灵常沟通,以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凝聚共识,建立起深厚纯洁的同志爱、战友情。具体讲,就是做到善听、会看、细察,见面看脸色,说话看情绪,吃饭看胃口,睡觉看动静,干活看劲头,切实摸准士兵的思想脉搏,弄清“症结”开好方、下好药,有的放矢做工作。这样才能“通志于众”,体察下情;“以身先人”,同甘共苦;“爱兵如子”,凝聚军心士气。

善用心才能爱之深。古往今来,凡为将者,莫不用情;凡带兵者,无不用心。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爱兵如子,与下级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马,亲自背粮,与士卒同甘共苦。有个士兵身上生疮化脓,吴起亲自为他吮吸疮毒。孙子提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诸葛亮说:“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宋代的《经武要略》认为:“将帅抚士卒,必如父兄于子弟,则士卒附将帅,亦如手足之捍头目。”古代兵家强调爱兵之道,认识到了真心爱兵对于提升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大意义。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毛泽东身背受伤的小战士就医、朱德为战士们站岗等动人故事,更是传为美谈。情之所在,一往情深;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只有拥有了“真心”这个带兵的“资格证”,战士才不会疏远你,心里有话才会向你讲,带兵人才能得到战士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带好兵。

施严管才能爱之真。带兵既不能“不近人情”,也不能“佛系关怀”,而要懂得“严管厚爱”。古代兵家在主张爱兵的同时,也反对把士卒纵容成“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的“骄子”。唐代军事家李靖提出“赏罚不欺”的思想,主张爱兵要爱在实处,其首要法则就是严格训练军队,提高士卒的战斗力。这一观点划清了爱抚与姑息的界线,升华了爱兵的境界。抗金名将岳飞在多年奋战中,带出了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队。他严格约束士卒,不准索取民财,践踏庄稼。若私取百姓一缕麻、一束草,一经发现,立即斩首。有一次作战军中断粮,将士们忍饥挨饿,不敢扰民。士卒夜宿街头,老百姓开门让进屋休息,没有一人敢进去。正因为岳家军如此军纪严明,百姓莫不举手加额,感激而泣,连金兵也只能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从古至今,杰出的将帅无不以严明的赏罚“移人性”“变人心”,树立军队法纪的威严,他们“不避亲贵,法行所爱”,坚持严与爱的统一,严而有度、爱而有方,把带兵之道建立在严管的基础上。这样带出的部队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作者单位:31696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