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近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在非洲、南美和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创建9个海外科教中心;设立“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以及“一带一路”产业联盟……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6年来,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超过12万人次。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力促进了中国梦与世界梦交汇融合。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相关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为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洁之路作出了积极贡献。
让科技助力“一带一路”,中国有实力。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技人才数量、专利申请数量等均位于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尤其让世界瞩目的是,中国研发投入不断创历史新高,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近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越来越多的评论认为,中国正摆脱科技创新“跟随者”的角色,逐渐具备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以赶超者的姿态,加速迈向世界创新中心。
让科技助力“一带一路”,中国在行动。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以开放、互助的姿态拥抱世界,通过共享科技成果,让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在卫生健康领域,中国的青蒿素研究为全球疟疾治疗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在农业领域,中国援助相关国家的水稻杂交、大棚蔬菜种植等技术,不仅解决温饱问题,还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全球60%左右的太阳能板来自中国……
让科技助力“一带一路”,中国重实效。科学技术是多样的,但每个国家的需求是不同的。将先进科技推广至所适合、所需要的地区,将科学技术与国家需求相匹配,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阻碍了外商投资非洲的步伐。在“非洲2063年愿景”战略框架内,中国加强与非洲国家在铁路、公路、区域航空及工业领域的合作,用行动推动了“一带一路”与非洲国家发展蓝图的对接。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随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大的力度,同相关国家深入开展科技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积极促进民心相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