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因为不舍,所以坚守

——记第926医院现役转改文职医生牛志安


■刘德贵 本报特约记者 黄 翊

从军5载,初有建树时主动递交转改申请,选择脱下军装,加入文职队伍。战友质疑,是基层太苦太累留不住他?亲戚朋友想不通,放着好好的现役军医不当,为何非得选择转改文职人员?

面对质疑和不解,第926医院现役转改文职医生牛志安却是内心敞亮,“正是因为对部队、战友不舍,才选择换一种方式坚守”。

2013年,牛志安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按成绩,他本可以优先选择到大城市驻军医院工作。可是,他最终选择到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合成营担任军医。他说,那里更锤炼人,那里的战友们更需要他。

提及牛志安,曾经的战友都说他踏实肯干、勤奋好学,不但军事素质过硬,医疗技术也让人佩服。当军医期间,战友们凡是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找到他都能得到有效治疗。时间久了,战友们都称他为“牛专家”。

“牛专家”不是战友恭维、吹捧而来,而是他凭借过硬技术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赢得的。

“说实话,在边防一线当军医,如果对自身要求不严,思想上有所松懈,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很容易荒废。”勤奋好学的牛志安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经过2年多的努力,在锤炼自身硬功的同时,还带出一支技术精、专业强的卫生员队伍,改变了旅里多年来卫生员队伍专业技术不强、保障能力不够的状况。

2016年8月,牛志安所在部队参加某高原实兵对抗演习。导演组为了检验备战打赢能力,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给各作战单元出了不少难题。当时,牛志安作为卫生排排长,负责担任此次演习的前出救治小组组长。演习中,随着战况进入胶着状态,前方不断传来“伤员”救治指令。

初次参演,很多战友估计牛志安会拖后腿、出差错。孰料,他果断的决策分工、冷静的伤情处理、娴熟的操作流程,让整个医疗救治秩序井然、无一失误。期间,导演组还模拟了批量“伤员”救治、特殊环境下伤情处置等,牛志安都能从容处置各种突发情况,这让导演组成员、单位领导对这个皮肤黝黑、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一身“书生气”的牛志安刮目相看。

随着改革深化,去年,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的消息传来,面对新政策,一些战友持观望态度,有的担心转改文职人员后身份有落差,“换了臂章又脱军装”,今后“矮人半截”;有的担心政策不明朗,配套完善还有一个过程,将来可能还要二次就业,担心有风险。可谁都没想到,牛志安第一个主动递交转改申请。

“如果不是部队培养,我现在就没有干部身份,更没有资格做任何选择。支持改革,选择转身,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感恩回报,更是一种初心坚守。”牛志安说。

如今换下戎装,牛志安内心虽有不舍,但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他说:“现在到新单位报到已有月余,虽然身份变了,但岗位没变。我将倍加珍惜,不忘初心,尽快在新的岗位上熟悉业务、练强本领、培养好作风,立起新时代文职人员的好样子,继续为边防官兵服务,做到无愧于组织,无愧于内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