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热切期盼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本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在各项合作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将可持续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发展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中国,始终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理念之一,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也注重与相关国家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中国政府相继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明确表示,“一带一路”所有建设项目应该是绿色的、低碳的,实施的各种项目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实现最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中国努力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也会把这些做法融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努力实现绿色、低碳的“一带一路”。
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自觉行动。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注重对方利益关切,尊重沿线国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主动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在巴西美丽山水电站二期输电项目中,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为减少对亚马孙雨林的影响,专门聘请了负责环保的第三方公司参与评估和监督;中国山东太阳纸业老挝工厂,为打消当地村民关于环境问题的疑虑,在工厂总排放口处养鱼养鸭,以便更加直观地展示公司在环保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在携手打造绿色“一带一路”过程中,这些并非个案。
中国积极构建本国的绿色金融体系,致力于将绿色金融逐步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是第一个定义绿色信贷和在国家层面推出绿色债券标准的国家。在绿色资产定义、绿色项目激励机制等领域,中国也走在国际前列。中国与英国有关机构共同发布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在现有责任投资倡议基础上,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提升投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
“环球同此凉热”,没有哪个可以成为风景独好的孤岛。近年来,中国在环保技术、荒漠化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构建生态环保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治理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获得先进的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提升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言必信、行必果。中国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的责任和担当,也让那些质疑“一带一路”项目是输出落后产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论调不攻自破。随着实践的推进,绿色“一带一路”理念将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绿色,不仅将成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将成为中国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的底色,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研究员)
上图:得益于“一带一路”,更多来自中国的大型能源项目落户阿根廷。目前,由中国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中国电建集团担任工程总承包商的阿根廷丘布特省罗马布兰卡4个风电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建成之后将为当地输送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图为3月26日拍摄的正在建设中的罗马布兰卡风电项目。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