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人健康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科学预防军事体育训练伤


■本报特约记者 吴 旭 特约通讯员 李 飞 崔 健

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如果组织方法不科学、防护措施不落实、心理素质欠佳,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为减少训练盲目、不规范给官兵带来的身体伤害,以强健体魄助力备战打仗,近日,军委训练管理部会同军委后勤保障部组织军地专家召开了预防军事体育训练伤研讨会。本期健康沙龙邀请与会相关专家就“如何预防军事体育训练伤”话题进行讨论,期待能给战友们带来帮助。

实战化训练与减少训练伤不矛盾

健康理念是关键

记者:练兵备战的同时,军事体育训练伤也不可避免。当前,在全军部队大抓实战化训练背景下,如何将训练伤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常祺(全军军事训练医学研究所所长):实战化训练与减少训练伤并不矛盾。首先要科学施训,把全面性、循序渐进、最大运动量、循环训练、区别对待等科学训练原则体现到日常训练中。其次,要积极推广身体功能评估技术,了解个体身体短板,加强身体功能评估,进行针对性干预训练;同时做好风险筛查工作,提前训练伤防控关口,提前筛查有潜在发生训练伤风险的人群,及时实施合理干预,避免出现训练伤病。最后,要推广运动康复理念,做到防治结合。比如官兵受伤后可为其量身定做一整套康复性运动训练计划,使其逐渐恢复运动水平。

记者:在降低训练伤病率的同时,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健康理念?

孙海龙(全军医学科委会卫生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军队热射病防治专家组成员):建议将“预防”的理念渗透到训练的各个环节。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在充分考虑卫生部门建议的同时,严格落实《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控制好训练强度。其次,重点关注易致伤课目,制定防伤预案,开展早期筛查,做好相关场地、环境、设施等方面的卫生监督及现场防护;还要注重强化医学监督,在训练前、中、后开展健康评估,识别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最后,加强官兵健康教育,强化训练伤防护知识宣教,以提高官兵防护技能,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记者: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伤的预防工作,重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胡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副主任):军事体育训练伤的预防工作复杂而艰巨,但就现阶段而言,预防工作的重点在于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对此,有以下5点建议:一是在院校开设4年制军事体育专业;二是在军医大学开设军事训练伤预防任职教育培训班;三是招聘运动训练专业的文职人员并配备至旅团级单位;四是建立全军官兵训练大数据库;五是研发便携式体能训练强度监测设备。

面对训练伤病高发课目与突发情况

健康常识要知道

记者:在军事体育训练中,3000米跑是训练伤的高发课目之一,而新兵的伤病率更高。那么,新训中如何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呢?

徐玫(空军军医大学卫勤训练基地军事体育教研室教授):可在体能训练的3个阶段用训练心率来控制训练强度。在体能预备阶段应以60%-70%的强度训练,其训练心率在148-161(次/分)之间;在体能强化阶段应以70%-85%的强度训练,其训练心率在161-181之间;在体能保持阶段应以75%-80%的强度训练,其训练心率在167-174之间。每一个训练阶段,都应根据新兵已具备的跑步能力进行分组训练。

记者:高强度的军事体育训练中会出现突发情况,在一些极个别情况下,可能会有猝死现象,如何预防训练中的猝死?

朱平(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参加高强度、大强度比武前,官兵要进行严格的体检,有马凡氏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肌炎、急性冠脉缺血等病史的人不宜参加比赛。训练及比武现场应有具备救治能力的专业医务人员,并配有AED抢救器械。如果一旦出现猝死,可利用电击除颤紧急抢救,或通过心外按压进行有效救治,直到专业人员到达现场。需要注意的是,4分钟之内为黄金时间,抢救成功率约为50%,之后每过1分钟,成功率减少10%,因此,要尽快实施抢救措施。

记者:近几年,热射病在官兵之中偶有发生,面对军事训练中的热射病,有哪些好的预防措施呢?

宋青(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危重中心主任、军队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组长):热射病,特别是劳力性热射病是军事训练伤害中致死率最高的急性热致疾病。预防热射病可做好以下3点:一是军医必须教会官兵在极端环境下高强度训练的应对措施,对易感人群筛查并建立登记制度,建立预警体系、分级救治。二是指挥员要懂热射病,关注天气、关心战士考核前的身体状况;由寒区或温区进入热区训练时或每年“三伏”期进行高强度训练前,应首先展开热习服训练。三是战士既要懂医疗救护常识,也要懂战场救护技术,学会自我监测与自救互救。考核前身体不适(感冒、发烧、拉肚子等)的官兵要主动报告,不宜勉强参加高强度训练。

功能训练与运动康复的发展

军事体育训练新思路

记者:与传统训练伤病防控相比,现代训练伤病防控在理论上有哪些创新?

李广兴(原八一体育工作大队高级教练):近年来,军事伤病防控理论日趋丰富,其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理论创新的代表之一。和传统体能训练重视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硬件”相比,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更加重视身体的“软件系统”和“信息系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板块包括提高姿态控制能力、身体适应能力、人体运动能力和恢复再生能力“四位一体化”内容。

记者:针对军事体育训练后的疲劳恢复和伤病防控,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袁守龙(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训练处处长):拉筋是缓解疲劳的方法之一,比如动态拉伸、静态拉伸、PNP拉伸和波动振动拉伸等。利用泡沫轴放松也可促进疲劳恢复,每次重复3-5组,每组20-30秒,每周3-5次可以保持人体的柔韧性。肌筋膜枪技术是新型放松治疗方法,通过精准、高频、深度的震动,可以冲开肌肉粘连,让肌肉发热,活跃细胞,使血液流通更顺畅,从而降低乳酸、加快肌肉恢复,这是职业运动员特别喜爱的一种放松方法。

记者:运动康复可减少损伤的发生,降低疲劳的堆积。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如何进行运动康复呢?

高颀(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运动康复教研室主任、教授):在军事体育训练中,要把运动康复贯穿始终。训练前,加强科学的准备活动,如动态牵拉、深层肌肉的激活,从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激活稳定性肌群,避免因不充分的准备活动而引起损伤。训练中,加入功能性训练,增加肌肉的功能能力及肌肉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训练后,进行主动恢复,如静态牵拉、冷热水交替浴等,减少乳酸的堆积,保持肌肉的延展性,防止身体过度疲劳。损伤后更应强调康复训练,通过理疗、主动运动等综合手段使肌肉骨骼恢复其功能。

记者:结合常见的军事体育训练伤,请具体介绍下如何“运动康复”?

邵林(海军军医大学卫勤系军体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根据军事训练运动模式、损伤规律和损伤机制,我们可以尝试一些预防训练伤害的辅助动作。比如“跑步膝”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病,我们可以从预防、康复与治疗三个方面干预。一是预防,可采取以下8个辅助动作:箭蹲步、马步横移、深蹲起立、侧蹲步、交叉蹲步、臀桥、“V”型支撑、军步。二是康复,可采取三点式拉伸、自由女神式拉伸、臀冲天式拉伸、爬虫式拉伸、十字交叉手触地划圆式拉伸、一线天式综合拉伸等动作进行康复训练;三是治疗,可利用泡沫轴梳理和松解、按摩棒神经抑制、膝关节拍打法、外用药物和中医疗法(如针灸、按摩)等来进行治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