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挚爱,渴望却不曾拥有;总有一种依恋,来自缺失的亲情;总有一种理解,在跨越时空的“团圆”之后……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
每当清明,静立英烈坟茔前默然沉思,内心便会不由自主追寻这个答案。枝再繁,叶再茂,总有扎向大地的根。叶落归根,生者寻根,这是融入血脉的眷恋,是我们的“来处”与“归途”。
这样的季节,总会牵动几多思念,特别是对英烈的亲人而言。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祖国,英烈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因此亏欠了本应给予家人的关爱和陪伴,这是他们永远都无法补偿的遗憾。英烈的牺牲,亦是家人的牺牲。跨越时间的长河,他们的生命已经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会在亲人、乃至更多人的世界中传承和永生。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与英烈亲人一起踏上寻根之旅,我们收获的是一份感动、一份对于伟大的理解,并由此升华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得到心灵上永恒的慰藉。 ——编 者
近段时间,一则新闻《为爱约定,一个隐藏10年的秘密》刷爆朋友圈。这个春天,许多网友都在点赞这一家子:军人伟岸,军嫂忠贞,军娃坚强。
这则新闻里的军人、军嫂、军娃,名字分别叫作胡永飞、周忠燕、胡博文……
20多平方米的洗衣店里,周忠燕不敢让自己闲下来——洗衣、熨烫,两台一人多高的洗衣设备轰鸣不断,她像台机器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每天都忙到深夜。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她必须加快工作进度,为远赴高原争取更多时间。这是她和儿子胡博文的一个约定。
今年是周忠燕的丈夫、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原汽车队队长胡永飞牺牲的第10个年头。在此之前,胡博文对父亲的记忆,大多来自母亲的描述,他始终觉得爸爸没有离开,还守在高原上……
清明前夕,周忠燕母子踏上雪域祭奠的追思之旅。从家乡江苏扬州到西藏错那,足迹跨越大半个中国,行程4000多公里,路途颠簸,风雪阻隔。
在周忠燕看来,相比10年的思念与煎熬,这一路的辛苦,算不了啥。在小博文心里,只要能多了解爸爸一些,哪怕只是走进爸爸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挚爱,所以坚强
跨越时空的“团圆”,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再次置身熟悉的藏南边防营区,看着官兵们打出“欢迎回家”的标语,周忠燕数度哽咽。
高原的风,述说往事。那年,周忠燕与胡永飞因好友牵线结缘,很快相知相恋。2005年盛夏,周忠燕第一次到部队探望,这对心心相印的恋人就在驻地登记结婚,组建起一个幸福的小家。
再上高原,风景依旧,往事历历在目,只是深爱的丈夫已成为周忠燕记忆中的一个影子。
这一路,每经过一处当年和丈夫留影的地方,周忠燕都会驻足追思,与儿子一起合影留念。她恍惚觉得,每一张照片里还有丈夫的身影,“一家人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团圆’,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2009年-2019年”,中间一条短短的“横线”,浓缩着周忠燕10年的思念,10年的艰辛。
2009年6月24日,时任边防某团汽车队队长的胡永飞,带队执行运输任务。车队行驶至一处悬崖峭壁,突遇塌方,一块巨石砸向胡永飞驾驶的汽车。危急时刻,他奋力推开战友,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坍塌,周忠燕哭过、抱怨过命运不公,她无法接受丈夫永远离开她的事实,更不敢去想余生如何度过。但最终,她还是选择用羸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丈夫牺牲那年,他们的儿子胡博文刚满16个月,每次看到孩子稚嫩的脸庞,周忠燕便默默向丈夫许诺:擦干眼泪,坚强走下去。
因为挚爱,所以坚强。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周忠燕回到自己的四川老家,她对父母说:“永飞的父母年事已高,我既要当好周家女儿,也要做好胡家媳妇。”听完女儿的诉说,两位老人已是泣不成声……一个月后,他们卖掉了四川老家的房子,跟着周忠燕去了胡永飞的家乡江苏,定居生活。
再艰辛的路,都要一步步走下去。丈夫不在了,但两家人的生活还得继续。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社区的帮助,2011年,周忠燕办起一家洗衣店。为了把小店经营好,她往返上海、无锡等地学习技术。日积月累,她掌握了30多种衣物护理液的用途。周忠燕善良真诚的性格,赢得了街坊邻里的信任,小店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店里缺少帮手,为了照顾好年幼的儿子,每次忙起来,周忠燕只能把孩子放在熨衣服的台子上睡觉;晚上哄睡孩子后,她又跑到店里继续加班,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
胡永飞生前最放心不下的是身患重病的母亲。对待婆婆,周忠燕格外上心。一次,婆婆右耳长了两个蚕豆大小的肿块,周忠燕带着老人跑了好几家医院检查,挂号、问诊、预约手术……整整一个月,她往返奔走于医院和店铺之间,时常累得腰酸背痛。
小博文渐渐长大了,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周忠燕编了一个“爸爸在边防执行特殊任务,短时间内联系不上,也回不来”的谎言。她还跟家人反复叮嘱,一定要替自己“圆谎”。
有一种爱,叫“圆谎”
作为母亲,这是她必须承受的最大痛苦
柴米油盐奔波之累不算啥,对儿子隐瞒丈夫牺牲之苦,却像大山一样,压得周忠燕喘不过气。
生命中所有善意的谎言,都是因为爱。“博文还小,必须给他一个幸福的童年。”面对成长中的儿子,她反复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把失去挚爱的痛苦悄悄隐藏。
在胡博文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很“神秘”。一次,他收到了“父亲”的礼物,是一把寄自西藏的玩具枪。小家伙爱不释手,就连睡觉也要放在床头。他说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成为解放军……周忠燕悄悄抹去眼泪,对儿子露出赞许的笑容,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作为母亲,周忠燕深知,这是她必须承受的最大痛苦。每当看到儿子天真的笑脸,她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胡博文5岁那年,和小伙伴发生争执。小家伙哭着跑回家,拽着周忠燕的衣袖要找爸爸……那一刻,周忠燕的心都碎了。许久,她平复了心绪,轻声对儿子说:“爸爸在边防执行任务,他很爱我们,等他忙完工作就会回家。”
为了保护儿子,“圆谎”成了周忠燕的习惯:“爸爸托战友捎话来了,他很想知道你听不听妈妈的话”“爸爸说了,他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军娃”……空闲时间,周忠燕会习惯性地登录胡永飞的“QQ”,把儿子的成长照片传到相册里,与远在天堂的丈夫默默“对话”。
在周忠燕和家人的呵护下,胡博文到了上学的年龄。他背上“爸爸买来的新书包”,高高兴兴走进校园。从此,周忠燕和老师们有了一个“秘密约定”,老师们私底下也会给小博文更多关爱。
只是,谎言终究是谎言,怎能长久?
随着胡博文慢慢长大,心中的“不解”也越来越多: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自己想和爸爸视频聊天,妈妈总以西藏信号不好为由推脱;家中相册里,始终没有新添爸爸的照片,妈妈的解释是“军人要保守秘密,不能随便拍照”。
还有一次,小博文提出到西藏找爸爸,妈妈板起面孔说,高原气候环境恶劣,小孩子不能去……
直觉告诉胡博文,这一切并不真实。“爸爸在哪儿?爸爸到底啥时候能回家?”成为萦绕在小博文心头的疑团。
“继续隐瞒,只能换来更大的伤害。”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周忠燕与家人商议决定把真相告诉小博文。
去年清明节,对于刚满10岁的胡博文来说,注定是他生命中最不平凡的一天。
那天,风轻云淡,江苏省高邮市烈士陵园的“胡永飞烈士”墓碑前,周忠燕含泪给胡博文讲述了父亲牺牲的过程……
微风轻拂,树影婆娑,那一刻,周忠燕终于可以卸下心头的巨石,母子俩相拥而泣。
寻找你,读懂一群人
当我终于“找到”你,却发现你已离开很久了
与同龄人相比,10岁的胡博文看起来要成熟许多。
从烈士陵园回到家的那个夜晚,手拿父亲泛黄的照片,想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胡博文一下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那天,胡博文年幼时所有不理解的情感、内心的委屈,以及对父亲的思念,都在一瞬间爆发。想起墓碑上父亲的名字,他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爸爸,我终于‘找到’了你,可你为什么离我们那么远。”
在极度的无助和悲伤中,胡博文从未如此渴望父亲的鼓励和抚慰。尽管父亲的形象,在记忆中只是“拼凑”出来的残片,但他始终无法割舍对父亲的眷恋和依赖……直到有一天,小博文哭着对周忠燕说:“妈妈,我想去高原找爸爸,我觉得他还守在那里。”
10年,与丈夫阴阳两隔,含辛茹苦抚养儿子,周忠燕的头发有了银丝。当她听到儿子这句话,多年积蓄的辛酸涌上心间。她觉得儿子终于长大了,抹着眼泪说:“走,咱们上高原看爸爸去。”
今年清明前夕,周忠燕母子踏上雪域祭奠的追思之旅。周忠燕把丈夫的旧军装整整齐齐地叠好,放进行李箱……
胡永飞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们得知周忠燕母子俩来队,热情地做了许多安排。在与官兵合影留念时,周忠燕特意把丈夫的军装摆放在椅子上……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泪湿眼眶。
第二天,母子俩决定跟随送给养的官兵,到拉则拉哨所看一看。
周忠燕知道,拉则拉哨所对于丈夫有着特殊的意义。10年前,守哨官兵还住在简易木房里。为了改善哨所居住条件,时任汽车队队长胡永飞就是在帮助哨所运送建材物资的途中,不幸牺牲的。
拉则拉哨所,镶嵌在海拔4088米的雪山之巅。哨所与连队的直线距离不过700多米,上哨只有一条陡峭山路,最窄处仅容得下一只脚,必须借助缆绳攀缘而上。
母子俩登上哨所,何其艰难。连队指导员郭鑫选派几名官兵组成“护送分队”,前拉后推,步步惊心。历时近3个小时,途中遭遇一场暴雪、全身湿透的母子俩,才艰难登顶。
哨所的一砖一瓦情牵故人,哨所的每一张面孔都是那么亲切。山上冷风飕飕,周忠燕娘俩儿的内心却无比温暖。“爸爸,我来看你了。”胡博文爬上哨楼,对着雪山呐喊,“新哨楼修好了,您看到了吗?”
在团史馆,胡博文了解到当年父亲牺牲的更多细节,也听到许多像父亲一样的英雄故事——巡逻路上,排长张子义将生命化作一座“冰雕”;团长高明诚在牺牲前要求将自己葬在巡逻点位旁,“站立”成一个永恒的“路标”……
11岁,依然是懵懂的年纪。说不出什么大道理,胡博文只能忍不住地流泪:“爸爸,长大了我也会像你一样。”
对周忠燕来说,了解带来了更深的理解和心痛。她无法想象巨石砸来的瞬间,丈夫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痛苦?
10年时光飞逝,经过岁月沉淀,对于丈夫的选择与坚持,周忠燕明白了。虽然丈夫的离去,让周忠燕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她从没有责怪过丈夫,反而觉得丈夫很了不起——他用生命保护了战友,履行了一名边防军人的职责,而作为妻子,她不能辜负逝者的心愿。
“在这里,我读懂了丈夫,更读懂了一群人。逝去的人已经逝去,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好好活着……”这是周忠燕流着泪说的话。
图片从上至下依次为:
图①:周忠燕母子与丈夫所在部队官兵合影,特意摆上丈夫穿过的旧军装;图②:胡博文登上军车体验;图③:胡博文安慰伤感落泪的母亲;图④:母子俩翻看胡永飞的旧照;图⑤:每到一处胡永飞工作过的地方,母子俩都会拍照留念;图⑥:母子俩攀爬拉则拉哨所途中;图⑦:周忠燕将丈夫的军装带上拉则拉哨所;图⑧:母子俩到胡永飞牺牲的地方祭奠。 王旗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