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双拥视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名双拥老兵眼中的鱼水深情


■练红宁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作为一名老兵,走进部队是一种奉献,转业后走上双拥岗位,更是人生的洗礼。转眼间已过10个春秋,我有幸见证了新时代南京双拥工作的新发展和南京军民的新情怀,一件件事情历历在目,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一份份真情感天动地。

“虽然年龄大了,但脑子还能动,还要为建设美好富裕的新南京继续努力。”2月28日晚,“感动南京”2018年度人物暨第十七届“南京好市民”颁奖仪式举行,我国军事防护工程领域的奠基人、82岁的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院士获得“感动南京”2018年度人物特别奖。1月8日,钱七虎院士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周后,他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瑾晖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建设南京长江隧道时,起初设计单位提出“沉管法”方案,钱七虎院士经过调研发现江底泥沙冲刷隐患较大,建议采用地下深埋的盾构机开掘方案,工程开工后他又攻克盾构机突发故障停工等一系列重大难题。这项工程先后获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10多个奖项,钱七虎院士也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荣誉称号。当晚,有10位军人和老干部在获奖人员中特别显眼,他们既是第二届“南京军中好人”,又是120名“南京好市民”之一。

为增强军人军属的荣誉感,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南京市文明办、南京警备区和南京市双拥办从2017年开始,推出现场直播的“南京军中好人(南京好人军队系统)”发布分享会,两届共推选18名官兵和老干部上榜,两个团体受到宣扬展示。去年年初,“感动南京”2017年度人物特别奖获得者是两位老兵,一个是慈善将军张玉华,一个是火药专家王泽山。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开国将军张玉华曾作为百岁老兵参加“九三大阅兵”和央视春晚,他离休后投身慈善事业、资助困难群众,去世后捐献器官、骨灰埋在战地树下的特殊遗嘱再一次感动社会。

敲锣打鼓送喜报,影响社会暖兵心。南京市坚持“媒体报喜”与“上门送喜”相结合,让军人军属的荣誉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今年春节期间,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银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梁英,分别将刊有《2018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的《金陵晚报》和《南京日报》送到荣立二等功的军人陈德恒家。让陈家人非常高兴、倍感温暖,陈德恒的女儿看着刊着爸爸立功照片报纸爱不释手,孩子的爷爷自豪地说:“我们全家都是军人,儿子、儿媳、老伴都是,将来也要把小孙女培养成一名军人。”《新华日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和南京电视台等地方媒体热心为强军事业加油,传播军民友谊和军营正能量,成为南京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今年3月,在向守志等老将军支持下,创刊7年的《金陵晚报·双拥周刊》出刊310余期,成为全国双拥的知名品牌,该刊作为南京双拥国防和驻宁部队建设的见证人、记录者,连续6年刊出的《南京籍官兵立功光荣榜》被军属和读者珍藏。据统计,已有南京籍772名官兵上榜,其中包括战斗英雄、八一勋章获得者韦昌进,二等功30人,三等功741人。

拥军无极限,部队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再难也难不住拥军的脚步。2016年,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后,南京市为贡献突出的驻宁部队60个单位和48名个人记功。2017年八一建军节,南京市向驻宁部队官兵赠送印有“庆祝建军90周年——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字样的慰问品,留给官兵一份忘不掉的第二故乡情怀和文化记忆。南京市不仅充分运用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支持部队铸魂育人,培育战斗精神,还采取政府补一点、双拥帮一点、演出团队奉献一点的方式,将高雅红色文化送进军营,配合部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教育。目前已组织《雨花颂·信仰》、话剧《雨花台》、越剧《八女投江》、杂技剧《渡江侦察记》等节目赴部队演出10多场,上万名官兵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

十年弹指一挥间,滴滴浪花难忘怀。当好不折不扣的服务员、能打胜仗的战斗员、激情昂扬的宣传员,为南京双拥工作做事作为,累并快乐着。不管将来走向何方,我都会珍视这份老兵情、双拥情,这份对人民军队走向世界一流的期待,任重道远,初心永恒,走好新的长征。

(作者系原南京军区军转干部、南京市双拥办副调研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